儿子过年带回来几包徐福记原味核桃(别人赠送),我又都带去了乡下,三口之家没人愿意吃。
前几年,核桃牛奶,核桃夹枣,核桃豆浆,核桃坚果……经常吃,也就吃够了。
昨晚邻居喊我上她家楼顶拔自种的青菜,临离开,又递给我一袋核桃。
邻居见我推辞,以为客气,硬往我手里塞,我说真的不喜欢吃。
由此,突然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情,于是告诉了邻居。
应该是2023年春天。
单位发给每个职工一箱子新疆特产,其中包括两袋子500克装核桃,我们办公室四人,三人当天下班带回家。
小戴家境优越,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看不上这箱子特产,于第三天早上,打开箱子,把两袋核桃分给了黄与许,剩余杂粮分给了隔壁办公室。我当时没在办公室,请假半天。
下午我上班,黄把他办公桌上的一袋核桃放到我办公桌上,说小戴的核桃给你吃。小戴也说,江姐你早上没来,我把两袋核桃给了黄主任和许姐。
办公室四个人,我和黄坐在后排,许和小戴坐在我们前面。黄是这间办公室的领导,男同志做事比较敞亮,每月工资考核方面都会听取我的意见,因为我年纪最大,得到的尊重就多一些。
我本身不喜欢吃核桃,就对黄说,你带给家人吧,我发的核桃也准备带给亲戚。
我话音还未落,坐在前排的许站了起来,转过身,拿起我办公桌上的核桃,放到自己桌上,同时笑眯眯地说:江姐,这边有夹子,我把核桃壳撬碎,我们一起吃。
她那点心思,我一目了然,一个办公室处多年,她的人品我了解。她已经额外得到小戴的一袋核桃,还是觉得小戴给黄主任的这一袋核桃不应该由我一人独享 ,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只有通过撬壳一起吃,才来得名正言顺。
我自然不好阻止,就笑着点头:好的,你撬碎,哪天肚子饿了再吃。
上班的人,在办公室吃吃零食,再正常不过。
她做事灵活,没多长时间,把500克核桃全部撬碎,核桃肉装进塑料袋,再放入自己的左手抽屉。
此后,没见她把核桃拿出来分给大家吃,我也忘记了这事。
大概过了有两个月,有天早上,我肚子饿了,想起这事,觉得不对劲,于是故意考考她:那个许某,把上次剥开的核桃拿出来,肚子饿了,离下班还有个把小时。
她顿了顿,噢噢两声,然后拉开抽屉,翻了又翻。其实,那抽屉也就尺把长与宽,500克核桃有与没有,一目了然,又不是细小的发夹,会缩到角落缝里。
左边三层抽屉找完,再翻右边三层抽屉,回过头来,又翻左边抽屉。
从她一开始拉开抽屉,空空如也 ,我就估计这袋核桃被她带走了。不是我小人之心,是因为我太了解她。
见她不停地嘀嘀咕咕,着实尴尬,我决定给她台阶下,说是不是被老鼠吃了?
黄主任毕竟才到这个部门一两年,又是中年男人,绝对不会料到有人居然算计上一袋核桃,脱口而出:不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幢楼有老鼠,铜墙铁壁一样,老鼠能藏哪儿?又不是过去农村的泥墙。
他说得没错,这幢楼是新建筑,办公室内的墙体与地板完好无损,一只小虫爬行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小戴从外面走进来,也咋咋呼呼地喊:不可能有老鼠,老鼠吃过走过都会留下痕迹,你看你抽屉里干干净净,一点核桃碎屑都没有。
小戴说得没错。
我是农村长大,太了解老鼠的属性,只要老鼠偷吃过,口袋啃得腐腐烂烂,食物碎片与残渣,到处都是,不可能像水洗过不留下丝毫痕迹。
许的抽屉里确实不存一点残渣与碎屑,难不成连塑料袋也吞得无影无踪?
一袋核桃,不翼而飞。
我又开始给她台阶,说不找了,说不定被哪个馋鬼给拎走吃了。
事实上,这种概率近乎为零。
也就三二十元,有谁会趁我们办公室没人,悄无声息地打开抽屉,再悄无声息地拿走一袋核桃?问题是,我们之前也没有少过食品啊。
许把我的话当做稻草,真的拿起电话打给经常来我们办公室聊天的几个小青年与老油子,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哪个要这个东西,自己的核桃还落在办公室呢,都不愿意带回去。
我不忍心见许太尴尬,主动把这件事岔开。
我心里肯定有点不舒服,一袋核桃微不足道,不应该这个结局。
又过去一段时间,我把这件事彻底忘记了。
有一天中午,我和许一起骑电瓶车下班,她妈妈等在半路,给她带来老家栽种的蔬菜。
蔬菜交到许手里,叮嘱许有空再买些核桃:你爸喜欢喝核桃豆浆,你上次带回家的四袋核桃都是他一个人吃的,噢,还是你剥的那袋核桃肉子齐整,我剥就用锤子砸,三袋核桃都砸得不像样,再买核桃, 顺便买个夹子……
许这一回脸红,我看得清清楚楚。
我以为自己小人之心,我以为自己可能冤枉了她,因为一袋核桃实在微不足道,不值得动心思。
同一间办公室多年,许不算是坏人,但确实精打细算,爱占小便宜。
就举几个不值一提的小例子。
现在的学生资料多,她孩子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她几乎天天在办公室为孩子打印学习资料,周末有时也不放过,特地踏车去办公室打印。
办公室其他人,没有这么做过 ,我们除了偶尔打印身份证。
现在生小孩,无论男女,办公室经常有人发鲜鸡蛋。她把自己的鲜鸡蛋带回家,然后看谁桌上鸡蛋没有带走,就拿到办公室煮蛋器上煮了吃。喜糖也是如此,自己的带回家,吃别人的。
口罩期间,办公室发了湿巾纸,她自己的带回去,然后到我们桌上抽了用。
天长日久,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说不上嘴,办公室也没有人介意。我也许心眼小,也许与她共事时间最长,会把这些小事看在眼里。
许来自农村 ,嫁人后经济条件很是不错,不差钱。
许的学历本科,情商也不低。我们相处多年,之间没有什么矛盾,看问题以及与人相处,她的说法大气正面。
就这么说吧,如果没有跟她长时间相处,就通过她的言辞,你会得出结论,这个人敞亮,三观正, 通情达理。
我一直认可一句话:了解一个人,不要看TA说什么,而是要看TA做什么。
有些人喜欢捡好听的说,捡对自己有利的说,捡自己占理的说……语言太具有欺骗性,吃亏在前便宜让给别人,一套又一套,逻辑严丝合缝,显得这个人光明磊落,一身正派,其实,行为未必如此,也叫言行不一致。
楼上的邻居听了有关核桃的事情,哈哈大笑,说叫人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