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负能量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受其损耗,只要内心不接应,它所有的恶念都将原路返回。”
修行,并非远离尘世,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一件事:不要让任何人消耗你的能量。
亲人也好,朋友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考验。若有缘,我们相互扶持;若无缘,便默默祝福。
记住,不要同情任何人,因为同情他人,便是背负他们的命运。我们先要肩负自己的使命,待羽翼丰满,再助他人一臂之力。
南怀瑾先生说:“如果是老天要让你修行,就不会让你出生在一个非常美满幸福的家庭中,六亲缘浅便是老天给予你的修行课题。
父母或配偶必有一方会让你饱受磨难,让你历尽劫难,心痛到麻木。直至你看透人性,崩塌信仰,从而不再执着,能够彻底醒悟过来,便可修行圆满。”
这个世界的真相,便是无形决定有形,能量决定物质,内在决定外在。正如佛家所言“心生万法”,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道家的“无中生有”,都在告诉我们:内心的力量,是改变世界的根源。
世间的烦恼,皆因我们把自我看得太重。若能明白,身体也在幻化之中,一切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握和拥有的,那么,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们呢?
修行之人,专注于内在工程的构建,让它美好、富足、高频。而无明之人,仍在向外抓取,却不知内心秩序混乱,能量薄弱,是无法拥有美好现实世界的。
宗萨仁波切说:“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反对什么,什么就存在。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是你自己,你会把所有时间、精力用在改变别人,最后一无所得。”
当你察觉到自己状态不佳时,要及时调整,把自己从困境中救出来。过于被动、较真,都是心理困扰。
人生是一场长期的竞赛,做好情绪管理,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自醒、自救、自修、自渡,方能断掉该断的人和物,优化自己的能量场,专注自己的道路。
修行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心境变得稳定,相貌愈发慈祥,磁场也变得更加强大。
所谓修行,便是回归灵魂本真,心无余物,心无杂念。变得纯真、快乐、专注、富足、觉知、合一。用灵魂、良知指挥大脑、身体,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远离困境。
王阳明说: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因为不再内耗,心力强大,我们的聚焦能力、专注能力远超凡人,创造出的作品、产品、服务等自然优质。磁场好了,遇到的皆是贵人,结的都是善缘,身边的人与你相处都感到舒服自然。
真正的修行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定全面心胜。无烦恼、无恐惧、无匮乏、无怨恨、无受害、无掌控、无抓取攀援,浑身散发着贵气。
不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不受他人评价影响,是一种修行。别人如何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待人,是我的修行。
人一旦开悟了,就会活在当下每一个时刻,不再内耗,不再恐惧,不再抱怨,而是以一颗平和、善良、感恩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当人单纯、觉醒,不疑专注地穿行于人间,世界何其隽美又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