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发展新征程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开放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回顾历史,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从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如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每一步都彰显了中国开放的决心和勇气。当前,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加剧的挑战,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的责任担当。

       高水平开放驱动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通过扩大开放,我们能够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优质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了国内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开放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的5G 技术、高铁等优势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服务。

       立足工作践行开放理念。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落实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实打实的发展“金钥匙”。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要主动打开思路,多和其他乡镇交流经验,借鉴他人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好做法。在农特产品销售上打开大市场,比如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让土特产走出大山、卖上好价钱。在招商引资方面,把本土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宣传出去,为入驻企业提供从项目选址、用地审批到证照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也要鼓励本地的种植大户、合作社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乡村振兴的技术创新上,积极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引进适合本地的农业新技术,推动建立区域性农业技术共享平台,促进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工作中积极作为,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