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看完了,没啥感觉。没办法,只能又从头到尾翻看一遍。
有些时候真的不能从微观上去看,还是要脱离微观,从宏观整体去看,才能看到想看的东西。
再次翻看,发现了我第一次看没有看到的。
在推荐序的前面,居然有一整页只写了一句话,就是“为了让仅有一次的人生绽放光彩,结出丰硕的成果”,结合到后面那页推荐序下面有一句小字,相信自己的无限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两句结合在一起,稻盛先生,他要表达的意思就完整了。
在仅有一次的人生当中,我要怎么做?我要怎么过?从“来时赤条条,死去无牵挂”去看人这一辈子,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孩子的优秀?赚到多少钱?有多么成功?受了多少人的肯定?这些真的那么重要吗?死了之后真的能带走吗?
我的答案是真的什么也带不走。所以我相信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句话,走的时候只能带走,比来的时候更纯净的心灵。
所以倒推,我们这一生应该怎么过?应该还是有选择的。
从后面总结部分才知道稻盛和夫老先生用九个部分去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在翻目录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三个关键词。
在胸怀大志里,有“明朗”、“愿望”、“信念“;
在积极向上里,有“进步“、”拼命“、”自燃“;
在不惜努力里,有“勤劳“、”进取“、”热情“;
在诚实正直里,有“真挚“、”意志“、”勇气“;
在钻研创新里,有“完美“、”挑战“、”创新“;
在愈挫愈勇里,有“苦难“、”忍耐“、”积极“;
在心灵纯粹里,有”感谢”、“知足”、“反省”;
在保持谦虚里,有“克己”、“精进”、“无私”;
在利人利世里,有“利他”、“贡献”、“和谐”。
坦白说,我是震撼的。虽然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从宏观上,就可以看出,它是有体系的。从很多个维度去指导我们怎么去做人,怎么去做事。
尽管可能吸收的不太好,但是,可以慢慢学,慢慢体会,慢慢的融入骨髓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为此专门建了稻盛和夫的群,这个群里只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书。慢不怕,总有一天,蜗牛也能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