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北鸢》这本书时,我是有一点兴趣的,因为它的名字。鸢者,风筝也;在古代或许意义和作用十分多,而在现代,它只是孩童比较喜欢的一种玩具罢了,在现今的文学作品中,用风筝来作为文学作品的标题是非常稀少的,而一个作品的名字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着这些许的兴趣,我翻开了它,但翻了一点点便发现这本书是以民国为背景,至此,我大概明白了作者为何以鸢为题,但也因这背景丧失了读它的兴趣,民国这段历史我是我一直不敢深入了解与面对的,也对此一直怀着敬畏感,不止是因为那段历史有着民族深重的苦难,还因为这段历史向我们快速的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它现代中混合着陈旧,繁华中带着颓唐,最后无法抑制的湮灭在了岁月长河中。因着这些个原因,我将翻开的书页又合上了。
过了许久,上完班的我在家中百无聊赖,想找几本书来看看,于是在记忆中搜寻,想起还有一本书没看完,便抱着打发时间的目的拿起了《北鸢》。待到将整本书看完,书页合上,故事脉络在脑海中又梳理了一遍,才渐渐对题名“鸢”有了一知半解。
在这本书中,风筝这个意象贯穿了全文,不管是在平安顺遂的世道,还是风雨飘摇的乱世,风筝都摇摇晃晃的在空中升起,伴随主角卢文笙的一生,也伴随了那个风雨沉浮的时代,直至今日。
风筝在故事中含义深刻,从尘世中的个人,到尘世中的团体,一切的一切都像风筝一样,仿若有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线,牵着,也引着他们的方向,他们的浮浮沉沉。每个人身上的那根线都并不相同,但都有相似点,最后,这些相似的风筝走到了一起却又有了不同的命运,有的本来一路乘风直上,却不料用力过猛,一下子断了线;而有的确是“好风凭助力,送我上青云”;而大多数风筝都是任着手中的线牵引着自己,随着他们的心意,带着自己,随着一阵又一阵的风,飞向不同的归处。
那个时代的人呐,也只能像这风筝一样,随风飘荡,大多时候都是顺应时代浪潮,正如风筝必须随着风,但总有那么几个风筝,不愿意一直跟随风的脚步,而是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他们最终的结果要么粉身碎骨,要么“扶摇直上九万里”,开创一个时代。每个风筝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身上那根线一直伴随他们一生 ,不同的经历最后造就的风筝也大不相同。
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选取的十分巧妙,故事从民国初期的军阀斗争到中期的抗日战争,在到后来还未完全发生的内战,这段时间里,人的命运得到极大的改变,而这些历史背景,不仅借人的经历突出了国家的命运,同时国家的命运也深深影响着那些人,更加深刻的反映了文章的主题,人的命运就如同风筝,在乱世中,国家的命运其实也和人的命运没有多大分别,都是千疮百孔,受尽苦难,幸而,万事都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正如同风筝,就算是断了线,难道就不能直上青云了吗?就算最终落入泥土中,不也为下一代留下了滋养?就像文笙是被抱养的,而最后文笙和仁桢又收养了友人的孩子一样,这其实又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也是一种传承,人和国家中有些东西正在逐渐改变,但有些东西却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正如风筝,无论外表再怎么改变,里子也一直在改良,但有些东西是一直不会变的。
作者以风筝隐喻民国时的国家和人,借风筝表达许多情境与感情,这种无言胜有言,使得整篇文章都更有一种难言的气韵,同时也告诉我们,人虽然如风筝,但却仍然万事可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