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战略思维12个要点
要点1:结构化战略思维整体框架
结构化战略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一套以数字和逻辑为基础的理性科学方法论和实用方法;“结构化”是手段,而“战略”是问题属性和高度。面对至难的企业战略问题,麦肯锡典型的项目组由3~5人构成,用8~10周的时间,经过新麦肯锡五步法全流程,并贯彻四大原则,最终成功解决此战略问题。
A 核心概念——“切”
B 流程:新麦肯锡五步法——定义问题、结构化分析(a、c)、提出假设(b、d)、验证假设(a、b)、交付(a、b、c、d)
C 四大原则:a.数字说话(Fact based)、b.洞见优于表象(Insight driven)、c.MECE原则(MECE principle)、d.假设为前提(Hypothesis driven)
要点2:“切”与MECE原则
“切”是结构化分析的昵称,是分析问题时抽丝剥茧的利刃,也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核心概念;而切分必须符合MECE原则。维度与“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维度就是切分的角度。“3-3原则”是结构化分析的高要求:面对问题通用维度准确“切”分,然后再纵向深入“挖”到至少第三层的细节。完成第一次分解之后,能跳出已有的逻辑框架,再从全新的维度做二次以上类似的“切”和“挖”的练习,最终形成三个不同的“逻辑树”。
MECE全称“Mutually Exclusive Co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原则要求切分后要达到如下要求:a.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b.子分类加起来穷尽全部可能。
要点3:“切”问题的四大招式
对“切”分名词驾轻就熟,对“切”问题容易不适应,需要大量练习。“切”问题的4大方法: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和逻辑框架法。公式法是利用已有的商业运算公式进行切分,比如收入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子目录列举法最为常用,切分名词的列举大多数是这种方法。流程法是按照流程来细分问题,比如产品流程基本由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构成。逻辑框架是利用约定俗成的逻辑,比如内与外、主观与客观来做切分。
切分问题:1)公式法,2)子目录列举法,3)流程法,4)逻辑框架法。
要点4:逻辑推理的主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
a.归纳法:用彼此独立但相关的想法来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
b.演绎法:用推理来回答“为什么”。
要点5:高效交流(1)——沟通形式
商务交流有口头陈述、文档备忘录、PPT和白板演示等多种方式,交流是否高效则取决于我们是否根据时间、听众、目的等内外部因素而做出了周全沟通实施计划和自身是否拥有超强的沟通能力。PPT是目前公认的主流商务交流形式,但不要轻视口头陈述和白板演示的重要性。高效交流是新麦肯锡五步法最后一步交付的重点,是建立在前四步基础上的成果展示。要做到超越呈现形式而知行合一则要求沟通者完成前四步,对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深入的结构化分析并充分提炼商业洞见。
a.不同的呈现形式:口头陈述、文档备忘录、PPT、白板演示。
b.考虑因素:时间、听众、物理空间、意愿、目的、口吻、听众的交流方式、团队的PPT风格。
要点6:高效沟通(2)——沟通的成功要素
高效的商务沟通需要具备内在3S要素:战略意图(Strategy)、结构(Structure)和风格(Style)。战略意图与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之“洞见优于表象”相关,在陈述的时候,以洞见先行抓住注意力。结构通过MECE切分各种树状架构体现,高效沟通中适用故事线和金字塔原则。风格是艺术多于技术,但在商务沟通中首选简洁正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风格。
a.战略意图:目的;抓住大家的注意力;与客户说话,而不是读。
b.结构:先写故事线,再写文档;用金字塔原理;少而精,环环相扣。
c.风格:简单,能记住的文字,图表说话。
要点7:专业PPT示例
专业精神体现在细节上。对PPT的基本要求包括:总标题必须是判断句;内容直接支持标题判断;各元素(如小标签、单位、颜色注释、页码等)均衡分布;色系和字号统一;数字注明出处;图谱元素有序排列;等等。
要点8:可复用的多维图谱
多维图谱往往都是关键图谱,充分显示了图谱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维理论(如BCG矩阵)和商业分析框架(如品类拓展)可以直接被用于战略分析中。
要点9:故事线
故事线基于故事叙述5W2H原则,是将简化版的故事核心要素用最常见的顺序串联起来。故事线各元素的顺序可以调整,但是任何商业计划书都必须具备这5大元素,而且强烈建议第一部分开始于“为什么”,用SCP模型讲清楚“刚需”的存在。
a.为什么(Why)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市场有多大;
b.用什么(What)解决方案,产品或服务综述;
c.怎么解决(How)什么原理和方法,商业模式;
d.为什么是你(Who)竞争优势分析;
e.投入产出(How Much)需要多少钱,什么时候能赚回来。
要点10:SCP-I叙述框架
SCP是“规则/结构”“行为”和“业绩”的组合,是用来描述行业现状的叙述框架。S(规则)描述这个行业的整体商业模式;C(行为)讲述主流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而P(业绩)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两类。
要点11: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
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的应用范围远超越于战略项目,是思辨者在日常思考、交流和行为中所贯彻的指导性原则,也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石。其中,MECE原则和假设为前提是方法论层面对于思辨和自上而下思维方式的原则。而数字说话和洞见优于表象则是在交流和做事上理性思辨的良好行为准则。将四大原则融入日常生活是思辨者每天发做的功课。
a.行为准则
原则一:数字说话(Fact based)
原则二:洞见优于表象(Insight driven)
b.方法论
原则三:MECE原则(MECE principle)
原则四:假设为前提(Hypothesis driven)
要点12:问题定义工具
定义问题的新麦肯锡五步法极具挑战性的第一步。问题定义工具是在确认问题方向准确之后,用于辅助团队在细节层面精准把握问题定义细节。这个工具遵循SMART原则,从背景、成功标准、边界、限制条件、责任人/相关人和资源六大方面细化问题定义的内容。
最基础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不要太窄——SMART原则: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能落地(action-oriented),相关(relevant),时间性强(time-bound)
a.背景(Perspective/context)背景的具体相关信息,如业界趋势、在行业中的相对位置;
b.成功标准(Criteria fo success)明确项目的成功KPI,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必须与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
c.边界(Scope of solution space)划定项目边界,项目里而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d.限制条件(Constraints within solution space)明确解决方案的限制条件,如是否考虑并购;
e.责任人/相关人(Stakeholders)利用RACI等工具来明确谁是支持资源,谁是最终拍板的决策者;
f.资源(Key sources of insight)主要资源,包括专家、数据库等。
附:思维导图
一、认识结构化战略思维
1.结构化战略思维是什么?
2.维度: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核心概念
重塑“问题观”
跨界的“简单按钮”
“切”名词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起点
“切”问题,更上一层楼
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飞跃
3.结构化战略思维四大原则
原则1:数字说话
原则2:洞见优于表象
原则3:MECE原则
原则4:假设为前提
二、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应用
4.新麦肯锡五步法:结构化战略思维的综合应用
5.第一步:定义问题
6.第二步:结构化分析
7.第三步:提出假设
8.第四步:验证假设
9.第五步:交付
10.培养结构化思维需要养成的十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