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2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大意】孔子说:“《诗经》三百余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纯真无邪。”
【一点启示】无邪,至真至性至美,中国人温柔敦厚品格养成的基础。《诗经》先民的歌声,从周开始,士人不读诗,无以言。《诗经》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真、诚、勇敢、大胆而毫不虚伪。舒服是发自内心。合理的情感、欲望、欲求有节制、不娇情。
【浅谈】
(1)《诗经》以劳人思妇作品为主。劳人,即外出,为社会、为家庭奔波,常年不在家,劳劳碌碌的人。思妇,感情蕴藏于心,发乎于外之女。中国各地方人的感慨、牢骚,观社会趋势、事情,以文学作品集之就是《诗经》
(2)为政篇为什么谈诗,谈文学?为什么第一篇《关雎》,谈追女人的事,
如秋天第一杯奶茶?说明儒家不是后代孔乙己那样的迂腐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限度、不乱来,即以礼节之。正常的男女之爱并不妨碍风化,这也叫“为政”,社会从饮食男女形而下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事。西方也认为社会进步,整个人类历史都是由性心理推动。
(3)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性、某地人特有的思想情感
雅:合于音乐、艺术化,朝堂所唱。
颂:政府公文性文学
赋:直接的述说,记叙
比:以物、景比喻、联想到自己心情。
兴:高兴或悲伤的情绪自由释放。
(4)为政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要,那是虚伪之人。人不能沒有男女之欲,只要不走上邪路上,正确引导即可。
(5)人不可能没有烦恼,包括出家的尼姑、和尚、神父、修女,都会有内心的痛苦。因为都是人,不是神、不是佛。硬要用专制的思想把其斩断做不到。人活着就会想东想西,思无邪就是要人经过文化的洗礼与熏陶,走上正轨。
(6)《关雎》就是点题,一切政治问题都是思想问题,思想纯真,一切皆可解决。
(7)真正的思想,是能融合古今中外,自己独有的风格与人品。
(8)中国古人文哲不分,哲学家也是文学家,而有大成就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同样,文史不分、文政不分,大文豪也是大政治家,如王安石、魏征。大政治家一定要有诗人的真挚情感。一个真正做事的人一定要有出世的精神、无我率真的信仰。
(9)古人特别重视诗教,颂扬合理的情感和快乐,不虚伪、有节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修养不够时,痛苦愈多,烦恼经由诗书礼而化解,岂不快哉。真正的君子都是先征服了自己,而后担负起天下人的所有烦恼。正如老子言“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担起应负的责任。
小结:西方人烦恼交给上帝,中国,诗的国度,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思无邪,类似西方宗教的信仰,在诗中化解、在诗中升华。为政人诗的修养更是如此,有诗人的真爱情操,温柔敦厚,愉快的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