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分享852天,2019年11月18日,张红
形容解决之道的语言,迥异于问题描述。须知咨询师并不能从当事人的诉苦抱怨精确获得他想要的目标。为了形塑目标,Sfbt咨询师在倾听与接纳当事人抱怨与诉说的同时,并不会特别激发当事人进行更多负面的探究,反而是对当事人的目标充满好奇,企图引导当事人将“抱怨”转成“想要的”目标,并以“想要什么”来替代“不要什么”的语言陈述。
如果当事人以负向语言描述自己的现状时,或表示想要停止特定行为时,咨询师仍需要从当事人口中获得他如何描述目标的“正向语言”:目前的他不想要特定的负向事件继续发生,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他“想要”发生的是什么;如此,才能避免咨询师臆测当事人的目标,并较能把握当事人知觉中描述描述目标的定义与内容。举例而言,当事人希望自己不再没有耐心对待孩子,询问其“不再没耐心”时会如何表现,则可能获得如“沉稳、和气”等正向描述。又例如,当事人不希望自己不快乐,咨询师不要立即预设当事人就是想要找快乐,有时在与当事人确认后当事人或许只是表示要平静,平安而已,进一步的,当再邀请当事人描述“沉稳、和气地对待孩子”的具体行为,或者“在平静、平和时”会做哪些不同于现在的行动。
Sfbt的目标发展的小诀窍,除了前述由负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还包括由多选一,由大到小,由内在到人际,由他人到自身。举例而言,当事人同时遭遇婚姻,亲子教育等多个问题,咨询师会先邀请当事人确认优先谈哪一个主题。若当事人表示情况改变后会世界大同,个人内在与身边的人也会有所转变,那么咨询师则继续追问:世界大同是指什么?当事人会注意到什么?而个人内在改变后,自己又会有哪些不同于以前的外在行为表现?他人又会注意到哪些层面的改善?当别人有所改变时,在婚姻或亲子教育中当事人被影响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