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发布“守住教育的底线”联合倡议书,一共有七条:
1.健康第一:不以牺牲学生身心为代价来追求教学质量;
2.有教无类:不以拔尖的名义“掐尖”;
3.一视同仁:不用分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4.师生平等:不居高临下对待学生;
5.阳光招生:不把入学机会当做牟利工具;
6.滋养成全:不打击、多成全,让孩子永抱希望;
7.终身学习:不用灌输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面对明天的世界。
“七条教育底线”,不仅关乎教育公平,也关乎育人质量,不仅体现了对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的强烈期盼,也充分显示了重塑教育生态的紧迫性。
教育的本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的知识化;一个是教育的人性化。比如,我们仿佛并不缺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这种教育还在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出现了“倒置”,起点很高,忽略了“怎样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忽略了行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基础教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尚未具备做一个社会合格公民的素质,他又如何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荷兰著名学者格特·比斯塔在《教育的美丽风险》一书中所指出的,“……教育不是填充一个空水桶,而是生起一团火焰。……教育不是机器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不能把学生看成被塑造和规训的客体,而是看成发起行动和担当责任的主体。”
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当然包括知识的传承,但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文化的传承当然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文化的传承当然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这不仅包括知识层面、理论层面,更内含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思想力、实践判断力、实践辨析力。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育的责任应该从塑造和培养上升到保护和成全,教育的姿态应该从俯视下降为平视或仰视。
教育公平就是底线公平。教育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制度的保障下,平等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