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王村,娟子是出了名的又懒又馋。
“她每天都来我们家小卖铺买好多好多的零食,第一天买了,第二天接着买。”小卖铺老板娘绘声绘色地对村头的老太太们说。
“她总是好几天穿同一件衣服,夏天也是,好几天都不换。”老板娘眉飞色舞地对村尾的老头们如是讲。
“但是我觉得她也不是没衣服穿,因为有一次,她懒得到店里去买,让我把零食给她送家去,我看见她家柜子里,地面上堆满了衣服,说实话,衣服材质看起来都不赖。”老板娘一边嗑瓜子一边对老槐树下的小媳妇儿们比划着。
老板娘的话被村里的情报组织一传播,人尽皆知。人传人再添点油加点醋,娟子很快成了又懒又馋的杰出代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男女比例失调,农村尤甚,当真一家女百家求。但芳龄28的乡村小学老师娟子从来没见过媒人的身影。毕竟谁家也不想要一个好吃懒做的媳妇。好在,娟子自己不在意,而且她在村里已经没亲人了,没有啥名声的顾虑,没有啥催婚的压力,她觉得没有媒人整体喋喋不休的聒噪声,也乐得清净。
沉寂了许久的大王村,今天突然热闹起来了。
村里狭窄又不甚平整的小路上来了不少汽车。扛着长枪短炮的人涌进了娟子家,爱热闹的村民也围起了把娟子家。
“娟子老师每天都去我的小卖铺买牛奶、面包、方便面和火腿肠,因为隔壁几个村有好多家里穷吃不起饭的学生,她买了分成好多份给孩子带回家当作晚饭和父母一起吃。”老板娘滔滔不绝地对村头的老太太们说。
“我经常观察娟子老师,虽然她好几天都穿同一件衣服,但是衣服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还有淡淡的香味,我猜是每天晚上洗第二天干了接着穿的原因吧,真是个勤劳又节俭的好姑娘。”老板娘激动地对着村尾的大爷们拍起了大腿。
“我昨天主动去帮娟子老师送东西,到家仔细一瞅,你猜怎么着,家里哪哪都是孩子们的衣服,就是上次采访里说的那个…她们那个啥收集捐献衣服的什么小组寄到她这里集散、分配的。还有不少她自己学生的脏衣服,家长挣钱太忙了,没有时间洗,她就拿到自己家里洗了。”老板娘激动地面红耳赤地对小媳妇们说。
娟子资助的好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前几天媒体采访过后,娟子成了大王村最伟大、最善良的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赞叹的对象,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正面教材。从她成了娟子老师。
娟子不得不闭门不出,因为这些天总是有媒人过来在她耳旁嘟嘟囔囔。
闲下来的时候,娟子总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望着天,就像当初从地里捡她回来的奶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