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过程中发现的我的优点:1.善于摄入文字信息,善于提炼/压缩信息 2.能迅速切换看待问题的角度,迅速接受新观点 3.擅长在我的各种已知价值观间自由切换,能自我催眠,以完全避免自我厌弃和自卑,甚至避免欲望 4.温柔体贴,宜人利他 5.有浪漫主义素养,能够讨论抽象的、理想的事物 6.理解人有不同,也相信人人平等
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喜欢自省、过于敏感,其实是自我意识过剩的表现。
同期的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伊德是会长,荣格是会长的学生,阿德勒是会员。后来都分家了。
认知流派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黑暗。世界不能靠他人来改变,只能靠我来改变。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爱,胜任感,控制感,是人类基本动机。
阿德勒的心灵自由说认为,现在才是关键,但现在有三个束缚。过去奠基,也是束缚;现在也不应该是实现未来的工具,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他人的评价和期待,或者说人际关系,也是束缚。
摆脱过去的束缚: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阿德勒否认心理创伤,甚至否认愤怒。吵架中的情侣,批评教育中的父母,在被外界打断时,总可以暂时压制住怒火,说明他们发怒是为了取得优势,而不是真的因为自发情绪。愤怒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用来达成目的。发怒只是交流的一种形态,我们不发怒也可以达成同样的目的。
更进一步,所有的语言,都是手段和工具,用来达成目的。这样看来,认错并不可怕,毕竟仅限一个观点、一件事情,说一句话不会少块肉。
思考目的,而不是思考因果。“因为他说我是大傻瓜所以我生气了”“我为了维护我的自尊而生气”,“因为被父母虐待所以变成问题少年”“少年为了报复父母而变成问题少年”。我感觉我自己的很多发怒是为了推卸责任。
很喜欢里面青年的一句话:掌握了新的价值观就会感觉自己有所改变。这个动宾组合,深得我心。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我的外甥女经常说一些伤人的话,芝麻大点事就来一句“你不是我妈妈”,或者没头没脑来一句“我不要舅舅在这,他太丑了”。一开始我还特别介意,后来发现,不管是她外婆还是她妈妈,似乎都见怪不怪了,听完也很快和好如初。也许是我太记仇了,很多脑抽/无心之失到我这成了大问题。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烦恼皆源于社会关系,书中的例子也很好。为了求职而投简历,面试了没被录取;或者工作中由于失误造成公司损失。这些情况实际上是讨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踏着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这样的标签。
弱势是一种让人变得特别的武器。“你怎么能懂矮子的烦恼呢!”如果用习惯了,就会变成“需要保持这种弱势”的糟糕状态。
无法真心祝福获得幸福的他人,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超越场合(比如校园/职场)的朋友,是更深入的朋友。
阿德勒心理学喜欢用“缺乏勇气导致的”来下诊断。感觉很适合拿来当神棍发言。
陀氏: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上次是超越愤怒,这次是超越认可欲求。非常大胆。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我平时所言的政治正确,其实就是指他人的期待,尝试超越认可欲求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认可欲求,或者说,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为“倾向性”。
课题分离,通俗来说就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多少有点逃避人际关系的意味,难怪整个阿德勒体系这么对我胃口。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共同体感觉”(我理解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可)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
这话有哲理,“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从self interest走向social interest。第一招自我接纳,关注可以改变的,放下不能改变的。第二步是他者信赖,无条件相信他人。第三步是他者贡献,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价值,这一步的价值评委只有自己。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去评价。这种“人应尽善”的前提挺有害的。十个人中,有两个朋友一个敌人七个路人,不应当被这一个敌人所困。人性中固然有本源之恶,但基因传承无法改变,应当关注其它部分。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所以不认同赏罚教育,不管是赏还是罚,都是居高临下的操纵。比较好的方式是赋予价值,比如感谢。
有个说法很有趣,学习阿德勒心理学需要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