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华为每个大公司都是一本书,我们会讲它的不同的侧面。提到华为,很多人会想到狼性以及任正非的铁腕。可很少有人理解任正非的灰度。在任正非处理孟晚舟事件和海外对华为的封杀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非常得体的,就是因为他掌握了灰度的原则。
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灰度?灰度的核心就是宽容和妥协,如果一个企业也有自己的色彩的话,灰色的就是华为的基本的一个色调。灰度既是华为的世界观,也是任正非的思维方式,更是华为经营管理的基本假设、理念以及哲学。
任正非的灰度理我们可以看一篇文章,集中体现在2009年1月份。发表了一篇叫《开放妥协和灰度》。他的文章当中就写到了说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方向和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任正非认为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的,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一个人如果是不懂妥协的话呀,他就不能够堪称是人性丛林当中的智者。在恰当的时候向别人提出妥协,接受妥协,这是聪明的表现,因为毕竟人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任正非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他是从2006年到2008年之间,因为当时连续发生了多起华为的员工加班、猝死,甚至是跳楼的事件。
比如说在2007年的7月18号的时候,有一个26岁的华为的年轻员工叫张瑞的,才入职60多天,自己在深圳那么上吊自杀了,那就是因为压力太大了。在2008年3月的时候呢,十天之内发生了两起员工跳楼事件。有一个员工吃饭的时候从食堂三楼直接跳下去,跳到跳下去了,正好砸中了一楼的桌子,然后自己就身亡。都是因为工作压力这些事引起了任正非的反思。
任正非的灰度理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叫以灰度看待人性,也就是说必须要兵器非黑即白、爱憎分明、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他说干部政策应该灰色一点,桥归桥,路归路,不要把功和过搅在一起,也不要嫉恶如仇,黑白分明。
第二是以灰度看待未来,看待战略与目标,面对黑天鹅,面对诙谐。牛面对蝴蝶效应,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所以叫既不左倾冒进,也不右倾保守。
第三是以灰度看待企业当中的关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其实存在大量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制衡的事儿。比如说激励和约束、扩张与控制、集权与扩权、内部与外部、继承与创新、经营与管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团队合作和尊重个性。其实这都是黑白的两端,会痛苦的煎熬。一个企业的一个决策者逼迫你,有时候必须要做出抉择。任正非认为应该以灰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既不走极端,也不要走平衡。
第四点,它指的是灰度应该是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干部。他认为干部就应该放下黑与白,这样就会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能够海纳百川,心存高远,理性的处理各种矛盾。
第五,就是以灰度来把握企业管理的节奏。高级管理者应该盯住三个关键点,就是方向、节奏和人均效率。可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其实任正非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和容忍率。那可以怎么说?他可以说一件事儿,我太着急了,我等不及了,也有时候也会说不着急,我等的急。这就是任正非灰度管理的一个最好的体现。
第六个是以灰度来观察这种商业环境,任正非从来都不抱怨外部商业环境有多么险恶,总是以乐观的态度来评价宏观层面的问题。比如说面对这次美国的封杀,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好了,现在我们的问题来了,灰度你如何讲灰度带入你自己的人生。
外界看任正非人其实像雾里看花、盲人摸象,我们会给任正非贴上很多矛盾的人格标签,比如说狼性、独裁、霸道、人性、大师、智者、堂吉诃德成吉思汗,真实的任正非就被这些标签给格式化了。任正非人从唱灰度,他的人格当中也有这些率真、直率、简单、诚实,那非常鲜明的是非灰度的一面。可是如果你深度接触任正非的时候就会发现他身上容纳了各种复杂的甚至矛盾的要素。
比如说脾气暴躁,又静水潜流铁骨铮铮又柔情似水,嫉恶如仇又宽容妥协,既用兵狠又爱兵器,既霹雳手段又菩萨心肠记。胆识过人,又心存敬畏,既固守原则又豁达。通便剂讲求实用主义,又追求理想主义,既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又特别求务实,既像个理工男,又有文艺青年的气质。
任正非就是一个特别真实的一个人,你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了,正非正非既正又非,非就是正,正就是非,非中有正,正中有肺。有灰度的人一定是过得很痛苦的,或者说是一定是经过了痛苦的思考和修炼的过程,才能找到灰度。任正非的特点在于,他没有基于自己的性格特点来管理华为,而是基于灰度理论,把作为个体的个人的性格和作为企业领袖的任职的资格完美的灰度到了一起。把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优点融合到了一起。在这部分我需要强调就是大家不要误读灰度,灰度听起来像老好人一样,那管理者怎么管公司?
在管理实践当中,灰度理论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首先第一点不能误读,低一点叫不能灰度一切。比如说拿华为来看,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是它的核心,这是不能灰度的。
第二,厚积薄发、压强的原则也不能灰度,自我批判,保持熵减也不能够灰度。力出一空,利出一孔,第一个就是力气的力,第二个是利益的利,这都不能贿赂。对人要讲灰度,对事儿要讲绩效,要讲流程。也就是说企业核心价值观机制,还有运作业务。流程、工作和效率,这些企业本源的问题,你是绝对不能灰度的。基层员工其实也不适合对他们强调灰度思维,任正非说决策的过程是灰色的,所以决策层必须有开放的大脑,妥协的精神。但是越向下越要强调执行,高层记快、记及慢一些会少出错,基层就要讲求速度,讲求效率,大家要知你也当是辩证关系。
灰度不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指的是对立两端之间的调和和折中。灰度指的是世界观,中庸是处世之道,“”道“”不是“”观“”,观也不能替代道。
任正非在哲学的实践当中一文就谈到了说中国长期受到这种中庸文化的理想。这种中庸文化对中国影响是很大的,虽然在要求稳定上,中庸是有贡献的,但是压抑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成长,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够充分的发挥,也形不成对社会的贡献,或者是实际上这些没有共性的个性对社会造成了破坏。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不偏不倚、折中和调和,因此中庸之道也很容易蜕变成为自私自利的、保命的哲学,培养出了一大批两面派和伪君子。
另外灰度也不是绥靖,绥靖是放弃底线原则和道德,是向邪恶的势力来妥协。比如说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向新崛起纳粹德国让步,这是绥靖妥协是什么?妥协是建立在坚守价值观的基础上,与对方交换利益,避免冲突,达成协议。智慧美国的制宪会议就是典型的妥协。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表面上五彩斑斓,但基本的色调还是灰,因为纯黑和纯白是两个极端,在纯白和纯黑之间稍微加一点黑或者白就变成了灰。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广阔的空间。
我们今天的复盘公式还是自我批判力复盘,等于从顶层设计当中优化,再加上与自大和自恋做持续的斗争,再加上关注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