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前10题每题3分,后5题每题4分,共50分)
1.在图形中再给1个格子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种不同的涂法。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为了创建一个轴对称图形,我们需要确定一条对称轴。通过尝试不同的对称轴,我们可以发现存在4种不同的涂法,使得涂色部分形成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四种不同的涂法分别是:左下角格、右上角格、上行中间格、中间行右格。如图。
故答案为:C。
2.一根绳子长米,把它对折三次,每段长( )米。
A. 0.48 B. 0.24 C. 0.12 D.0.36
【答案】C
【解析】对折三次,绳子会被折成段,平均每段的长度绳子的总长段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米,所以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C。
3.根据这个还没有做完的除法竖式,它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
A. B. C. D.1.78
【答案】C
【解析】根据最后的余数是,可知,据此求出除数是多少,然后再求出被除数是多少。据此解答。具体如图:
故答案为:C。
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1.9×3=5.7,所以5.7是3和1.9的倍数,3和1.9是5.7的因数
B.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C.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D.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答案】D
【解析】A项: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指的都是非0的自然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B项:1是奇数,却不是质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C项:2是偶数,不是合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D项:两个质数的积最少有3个因数,则一定是合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5.在文具店里,某款彩笔卖14元一盒。老师带了300元去买这款彩笔,他可以买回( )盒。
A.21 B.22 C.21.4 D.21.43
【答案】A
【解析】她可以买的盒数=老师带的钱数÷彩笔的单价,计算的结果用“去尾法”。
解:300÷14≈21(盒)。
故答案为:A。
6.计算时往往有很多种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0.25×4.4,可以想成“0.25×4×1.1”,也可以想成“0.25×4+0.4”。
②计算987654321÷8989比较繁琐,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合适。
③笔算6.8÷0.85,可以先把它转化成“68÷85”来计算。
④解决“王老师需要购买32本笔记本,每本5.25元,150元够不够”可以采用估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0.25×4.4,可以想成“0.25×4×1.1”说法正确,也可以想成“0.25×4+0.25×0.4”,所以说法错误;
②计算987654321÷8989比较繁琐,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合适,说法正确;
③笔算6.8÷0.85,可以先把它转化成“680÷85”来计算,所以说法错误;
④解决“王老师需要购买32本笔记本,每本5.25元,150元够不够”可以采用估算,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7.给 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大小保持不变,分母应加上( )。
A.10 B.13 C.22 D.39
【答案】C
【解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5+10)÷5=15÷5=3。11×3-11=22,分母应加上22。
故答案为:C。
8.算式0.8÷5的商大致在如图中的位置( )处。
A. B.b C.c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0.8÷5=0.16,大约在a点的位置。
故答案为:A。
9.可心做摸球游戏,她任意摸了300次,摸到白球97次,黑球203次。根据数据推测,她最有可能是在装有( )的袋子里摸的。
A.20个白球 B.10个白球10个黑球
C.4个白球16个黑球 D.20个黑球
【答案】C
【解析】他任意摸了300次,摸到白球97次,黑球203次。说明袋子里面黑球的数量明显多于白球的数量。
故答案为:C。
10.下面是某地出租车的计价标准。王老师乘坐出租车行驶了7.5km,他应付出租车费( )元。
计价标准:
3km及以内8元;
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
A.60 B.7.5 C.15.5 D.10
【答案】C
【解析】超过3km的部分的千米数×每千米的钱数=超过3千米部分的收费,3km及以内的收费+超过3千米部分的收费=总收费。7.5千米按8千米收费。
8+(8-3)×1.5=8+5×1.5=8+7.5=15.5(元)
故答案为:C。
11.乐乐用两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拼剪出这样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 B.9 C. 18 D.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通过平移2个半圆可以将右边的正方形填充,所以只要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3×3=9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12.下面能说明 + 算式的意义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通过数形结合,结合人民币的认识以及数的累加,理解小数加法计算的算理和一般的算法。考查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加法的算理,形成数感和运算能力。
故答案为: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句。
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⑵长方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看成当上底或下底为零时的梯形面积公式。
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看成当上底和下底相等时的梯形面积公式。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如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原来说法正确;
(2)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不知道,是无法比较面积大小的;原来说法错误;
(3)梯形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或下底为零时,只有一个底,面积公式就是S=ah÷2;原来说法正确;
(4)梯形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和下底相等时,面积公式就是S=ah,也就是底乘高;原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4.用算式2.4÷0.5不能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
A.
B.2.4元可以买0.5kg的青菜,买1kg的青菜需要花多少元?
C.淘气跑了2.4千米,笑笑跑了0.5千米,请问淘气跑的路程是笑笑的几倍?
D.妈妈骑单车行驶0.5千米用时2.4分钟,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D
【解析】A项:2.4÷0.5,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
B项:2.4÷0.5,青菜的单价=总价÷数量;
C项:2.4÷0.5,淘气跑的路程是笑笑的倍数=淘气跑的路程÷笑笑跑的路程;
D项:0.5÷2.4,平均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妈妈行驶的路程÷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D。
15.如图是由边长为8cm和6cm的两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点P从C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着该图形的最外围线段移动,当点P运动至( )秒时,点P与点A、点B所组成的三角形ABP面积最大。
A.5 B.10 C.15 D.25
【答案】C
【解析】如图:
点p在红线上移动时,点P与点A、点B所组成的三角形ABP面积最大;
6+6+(8-6)=14(厘米),14+8=22(厘米),因为点P是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移动,所以当点P运动至14~22秒时,与点A、点B所组成的三角形ABP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