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⑴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⑵流:中流,水中间。
⑶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⑷隐忧:深忧。隐:痛
⑸微:非,不是。
⑹鉴:铜镜。
⑺茹(rú如):猜想。
⑻据:依靠。
⑼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⑽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⑾选: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⑿悄悄:忧貌。
⒀愠(yùn运):恼怒,怨恨。
⒁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⒂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⒃居、诸:语助词。
⒄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⒅澣(huàn浣):洗涤。
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在此略作解释,因为对诗经的理解不同,可能分为几个学派,而此文仅为我心中对于诗经的理解,不代表学术,不论及经典,只是表达心中所想,如有不实之处,忘谅之。
随着诗经越读越深,迷茫也就越来越深。值得说明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准备通读诗经,本意是想先自己读明白大意,然后可以教女儿一起学习,结果随着越读越深入,我的迷茫也就越来越深。因为好多诗经中的定意都有很多推测,而如果我先入为主地去讲给女儿,可能也会影响她的判断。而现在我将我所读到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于篇中,却又有更多担忧。因为自己的学识真的不足,不能够完全明白诗中大意,更不能找出相关材料以对应前人所解,只是自己胡乱的猜想所写,怕有误人之嫌。所以在此篇之前,我要再次说明一下,我所写的只能是我自己所理解的,请大家仅为参考,如果真的想去诗经典,我认为可以把我这里当成一个小注来理解,切不敢以自身解释为真理,谢谢大家!
关于本篇的解释,网上主流有两个学派,其分歧在于本篇作者为何人?一派主说本诗为一位男性仁臣所著,所述为怀才不遇,心有郁结难于抒发,因而著本篇。另一派说本诗为一名女子所著,意为遇人不淑,心中积闷,所以借以抒发情怀而感。
文中开篇就讲,作者于柏舟之上,任舟随波逐流,也无操舟之意,而是因为心中有所隐忧,而长夜不能寐,于是于舟中饮酒,以遨游江河之中。此句中很难想像一名女子,独自一人,于夜半中天之时,坐于舟中,独饮酒水,任水飘之,遨游天地。那得是一个怎样大条的女子。所以,这也是认为作者为一男子的有力证据。
我心自不是镜子,可以容纳一切,借此表明作者的立场,我眼能容能容之事,不能容之事我必管之的意思。我也有兄弟,但却不可以用此事去打扰,可见作者还是有些顾虑的,或者是说兄弟也不可靠的意思。我去找人诉苦,却正好对方正处于愤怒之中,只好作罢,于是一人泛舟海江上。
我自有我的坚定,我心不是磨刀之石,可以圆润如意,也不是卧榻之席,可以被卷来,我心自有定数,不可能为了什么外事而动摇我心之根本。
我所忧之事,是那些宵小之辈,为些我碰到了很多无耐之事,也受到了很多的侮辱。如今于这舟中静思,却猛然醒悟。
天上的日月可以更替,所以才会有白天与黑夜,那么为什么不能一直那样清明下去呢?就好像现在,我心中所忧,就好像没有洗的衣服般,难以去除心中的块垒。静下来仔细想想,却还是不能如鸟儿般奋力而飞也。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段诗的自解。我所认为此篇应是男子所著,而所表达的也应是怀才不遇,又有宵小所阻,所以郁郁,于是夜半不能寐,遂携美酒独自登舟,于舟中静思,可却不能改变自己的初衷,所以才会更加悲愤,言之不能奋飞之感。
夜已深沉,我卧于床榻之上,思及近日所经之事,百感交集,不能成寐。索性不睡了,穿好衣服,寻一坛美酒,行至江边,看到一只小舟独于江畔。于是起了游兴,登舟解缆。划至江中。
独自一人于江中心处看明白,却更有一番景致,况有美酒为伴,本应为人生之快事。可是,思及近日所经历之事,我心实在难以舒畅。我本是一个耿直的人,心下不能容纳那些龌龊之事,更不会因为受了小人的侮辱,而改变我心中原来报国的志向。但主上却听信小人谗言,而置我言而不顾,实在是心中有块垒难于解脱,故而忧心,实在难以释怀啊。
静观天上之月,有些昏暗不明,心中所思之事,实在是无从定论。为什么人不能如日月般,各司其职,从而便国家兴盛,百姓安居呢?我心中本有无穷抱负,却苦于无用武之地,实在是有如飞鸟低飞于林,不能尽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