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导师班的课程一开始,王院长让我们听了一段儿母子间的对话录音。大致的意思是妈妈不满意儿子的成绩,儿子认为妈妈只在乎成绩,只会问他要成绩,却从来没有关心过他这个人。妈妈认为就算自己不向儿子要成绩,老师、学校、考试、升学……也都在看成绩,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只是儿子没有体会到她的关心……儿子明确表达如果自己有钱的话,他一秒钟都不想在这个家里呆下去。
我是流着泪听完的这段对话,听的过程中,我有几个问题和自己核对:
一、我到底在乎女儿的什么?
以前,我可能也像上面的妈妈一样,在乎成绩胜过在乎女儿这个人。女儿她首先是一个人,然后她才是作为女儿的角色。我应该在乎女儿是否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是那种不与成绩捆绑在一起的爱。女儿上周月考,周末我们针对考试失误总结了一下,这几天我还真没想女儿成绩的事。与其盯着孩子成绩的起伏天天焦虑,倒不如自己沉下心来把报的课程学扎实,熟练运用。
二、我会不会与女儿进行良性的沟通?
跟随心时代学习不到四个月,自我评价沟通比较顺畅。能在和女儿的沟通过程中运用王院长教的接话技术,加上缓冲性语言,一般都可以达到沟通的效果。女儿偶尔遇到问题,会想到双圈理论,让她始终感觉妈妈和她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三、女儿就是我的一张脸面吗?
女儿在小学的时候,我确实有过这种想法。好像每次她考的成绩好时,我都好有面子,心里拽拽的却又故意表现得不在意,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完全活在女儿的成绩里,活得太假太虚。
现在女儿已是高中,我又通过学习,切实意识到我的脸面是靠我自己挣的,而不是强加到女儿身上。
三、女儿生命的成长中我到底该如何陪伴?
我要明确培养孩子的方向——把她培养成一个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生存的人。首先我要成长为这样的人,否则老母鸡护小鸡式的陪伴绝对不可取,我要给予她高度的引领,给予她尊重和理解,同时给到规则和底线。在她心智摸式还不成熟时,利用王院长教给我们的知识结构帮她储备知识。在她可以独挡一面时我要懂得退出,让她体验生命历程中的风雨,一点点增强内心的能量,同时我要成为给她加持能量的人。
四、我能否让孩子意识到家是她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想回归的地方?
我要做好人母亲的角色,有的朋友说怎么算做好母亲的角色。对于一个上高中的孩子来说,在学科上我帮不到孩子,但我是她最愿意分享的人。我陪她聊天,听她说,就是在帮孩子疏导压力。我会在周末用心地做好每一顿饭,让孩子体会到饭菜里有妈妈的味道,体会到家的味道。我会成为女儿精神上的支持者,让她感觉到这个家永远为她敞开温暖的怀抱。
中午紫娟老师帮我定了深耕我心田的方向:把每日一省保存好,等女儿考大学前当作礼物送给她,这应该是最珍贵的又是金钱买不来的礼物吧。当我向她分享说这两天听课总是被感动哭时,她说是我真正把自己代入了课程中,真正走心了,并告诉我我还有进步的空间。今天是第一次和紫娟老师聊天,发现她能量真的好强,同时也是一个实心实意在帮我成长的人!
导师班的能量场确实比实操班还要强,两天的课程,此时我写着感悟,内心平静不下来,一点不夸张,我已经把自己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