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⑮⑯
⑮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⑯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和老师孔夫子之间的对话,子贡问:“贫穷,但是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纵,这样的人怎么样?”我们先来看子贡为什么会问这样的话?
我们去观察身边人的规律,是不是通常过的日子不太好的人,总是多求、多怨的,多抱怨、多贪求,总是要求别人要对我好;总是要求别人要对我付出;总是要求社会要对我帮助。
所以贫穷的人多求、多怨,这是一种人性的规律。同样,富贵的人通常容易骄傲、傲慢,这也是人性的规律。所以子贡这里就开始问老师,如果一个贫穷的人,却不去谄媚;富贵的人,不骄傲自满的状态,这样的人如何?
子曰:“可也。”说可以,还不错。
接下来又说了。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说能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傲、傲慢。但是还不如贫穷的人却乐在其中,即是我们所讲的安贫乐道。只有内心富足的人才会安贫乐道。如果我们只是做到了贫穷,但是不去谄媚,不代表内心是没有怨恨的,不代表内心是富足的,只能算还不错,但是还不够。要想一个人变得内在富足,就要懂得安贫乐道。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回想,我们很多朋友一起学习,一起修行,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再来回顾这一年,现在自己是不是比一年前变得更自信了。比如说原来我们自己穿得不好,可能我们自己心里见到穿得好的人,会觉得自卑。
比如说,我们原来没有别人有学识,看到更有学识的人,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比如说我在一个企业当中正在工作,领导赞美了其他人,而没赞美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有一种自卑的想法和感受在其中。
可是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随着我们不断地修行,当我们内在变得富足的时候,我们永远都是淡定自若的,这就是安贫乐道的一种体现。我们上一讲引用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安贫乐道的状态。
为何人不堪其忧?其他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是贫困的,可是颜回并不会觉得,因为他自己是安贫乐道的,我享受在其中,我内心是富足的。
随着我们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行,我们的内在就会变得越来越富足。当我们内在变得富足的时候,就可以安贫乐道,这个时候我们比“贫而不谄”,又上升了一个境界,心中是坦然的,是自若的,是富足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极其丰富,我们才可以乐在生活之中,我们就可以遨游在生命的状态当中。
“富而好礼者也”,接下来又说了,富贵的人不骄傲,其实还可以。但是,不如富贵同时还好礼节,这样的人更了不起,富贵的人好礼节。我们再把它延伸一下,这个人很富贵,还很好礼。
好礼就是他守规则,虽然我是富贵的,但是我也不会破坏规则,我不光不傲慢,我也不会伤害和看不起他人。
好礼,我又是守善的,做事情又是有分寸的。所以我们再来看,可以做到安贫乐道,可以做到富而好礼之人,都是内在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之风范。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开始引用《诗经》,子贡说:“老师刚才所讲的这句话,就是《诗经》里面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吗?”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都是形容打磨玉器石器的工序,打磨骨头类的物品,称为切;打磨象牙,称为磋;打磨玉器,称为琢;打磨石器,称为磨。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如说我们要打磨一块玉器,首先是不是要切磋,就是把它大的棱角、大的石块、大的不好的地方,把它去掉。
切磋以后还要琢磨,要精雕细琢,让它变得更精细,让它变得更圆润。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我们的学习和修行亦是如此,就是在不断地精益求精的过程。
子贡在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不骄”怎么样。老师说,可也,但是还不够,还要再加地精益求精,继续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达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样子,就是在不停地精进、不停地雕琢自己,不停地修正自己。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端木赐,赐是他的名。子贡说,刚才老师所讲的意思,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吗?这个时候孔子开始赞叹子贡,赐也,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时候孔夫子说,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为什么呢?因为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已经理解了未知的事情,可以举一反三了,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才可以和子贡讨论《诗经》。
《诗经》非常有意思。比如说这段话所引用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只是讲了一个打磨器具的过程,可是这两句话,却可以举一反三,无限地去往生活当中延伸,无限地去应用。
比如说以前修道之人,习武之人,是不是都要找人切磋琢磨,我们今天学习和修行也是如此,我们也要经常找人切磋琢磨,以让自己更加精进,更加努力。
我们来整个看这句话,提炼出来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我们自己的学习,让我们自己的修行,让我们自己的人格,要精益求精,不断地精进,让自己变得更好。
第二个重点,“告诸往而知来者”,我们要懂得反复地去理解,反复地去应用,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
学习过去的知识和文化,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体悟和理解,不停地去延伸和创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明达,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担心的意思。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患不知人也”,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这句话非常有意思。
《论语》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说一个君子要懂得不停地向内求,而小人都是向外求的。
我们在生命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很有才华,只是别人不了解我,只是他误解我,只是他不知道我,其实我的产品非常好,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他们还不知道,其实我这个人很优秀,其实我很温柔,只是别人还不了解我。
好像总是生活在这种担心当中,总是生活在这种不停地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可当中,可是君子之风不是这样的,我不必担心他人不了解我,而我更应该担心的是我不了解他人,是我不知道他人。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境界,我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们接触了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才能了解到同样环境的同频的人。
比如说我是卖菜之人,我是卖菜的人,我就会了解同样在卖菜的人的想法,说他家的菜从哪里进的,他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比如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人,开饭店的人,我才能了解,同频率的开饭店之人,他的饭店做得如何,他的盈利是多少,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同样,我们只有学习了圣贤文化的人,我们才知道圣贤在讲什么,想传达给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在没有学习儒家文化之前,我们会认为儒家文化不都是繁文缛节、之乎者也的那一套吗?
都两千五百年前的东西了,到现在怎么还能实用呢?如此的刻板和教条,这就是我们不了解别人,我们不了解文化,而固定地停留在自己的认知当中无法自拔、无法突破。
所以只有我们去主动地了解别人,知道他人,学习他人,我们自己的境界和认知才会不断地去提升,当我们在生活当中,还在抱怨老板不赏识我的时候,我们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和人家本不同频,我们也不去了解他在想什么,我们也不去学习,而只是一味地抱怨,用自己的认知觉得他不了解我,你怎么能了解他呢?他又怎么能了解你呢?看不清楚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还不够。
当我们抱怨朋友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抱怨他在忘恩负义的时候,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提升,没有了解他人,没有了解这个世界,自己在固步自封,坐井观天而不自知,我们反而还要去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们。
这个时候其实都是在向外求的,我们只有懂得去向内求,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提升自己,随着我们认知和境界的提高,我们了解别人越多,这个时候别人其实正好就会了解我们,因为我们是同频的状态,大家在相同的境界,有相同的思维,才会彼此了解。
我们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说我今天学习了一句话,我今天读是这样的理解,一个月以后读,可能又换了一种理解,过了三个月以后,再读同样这句话,好像又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
这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思维、境界和认知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都在不停地成长,而越是成长的时候,我们所理解才更接近我们要达到的状态。
好比是做生意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我做半年的生意,我对生意的理解是这样的,我做了两年的生意,我对生意的理解,又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我做了十年以后,做得很成功,我对生意这件事情,又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
它都是在随着我们不停地学习,和我们认知的提升,境界的提高,这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整个《论语》学而篇的最后一章,把它放到了最后一章,有它深刻的含义。
告诉我们要去学习,不要去等待别人了解我们,不要去担心别人不知道我们,而是要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进取,主动地去提升自己,君子是求诸己的。
当我们自己内在变得有学识,变得有境界,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同频的人来了解我们,而不是担忧。
比如说我们正在做着生意,想要做生意的人,就会来了解我们;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我在电脑领域很专业,这个时候自然有别人,愿意来了解我们;我们圣贤文化学习得好,自然会有对圣贤文化感兴趣的人来了解我们。
所以又何需忧虑呢?要主动地去学习,向内求,求诸己,不要有任何的担忧和顾虑,同频的自然会被我们吸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