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投资决策的逻辑和技巧,最终都要落脚在投资者,也就是你我的身上。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在实际投资中,种种迹象表明,人的非理性对决策的影响十分显著。你能做到熊市不恐慌?牛市不盲目?从不轻易听信,又能广泛听取意见吗?很难,没有人能够全都做到。
从生物学上说,存活下来的人类必须具有乐观情绪,那些不具有乐观精神的人类祖先,面临环境压力很容易丧失信心,从而被进化淘汰。因此,人类的过度乐观根植于基因中。
过度自信与投资
金融学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1999年,加州大学Odean教授利用1990年到1995年间,美国6万多个账户的真实交易记录,进行了仔细分析。他将账户按照交易的频繁程度分组,结果发现,那些越是交易频繁的账户,收益率越低,甚至亏损。
随后金融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均指向人类自身的偏误——过度自信。
越是在某一个专业上的人,就越容易产生过度自信,有时候甚至可能产生“专业的幻觉”。
许多投资大师都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频繁交易,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要通过可以避免过度频繁交易来克服自身的过度自信倾向。
如何克服过度自信
理想情况应该这样的,当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来到你面前时,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应该是质疑,然后从逻辑上一层层推演下去,直到所有的质疑被推翻,才能证明这是个好的投资机会。
你可能觉得这很简单,只需要质疑下去就好了,而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似是而非的消息,并且将后续的消息解读为对个人倾向的佐证。
比如像P2P这件事,2014年后发展势头迅猛,然后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很多人都特别乐观。很多文章都表达出同样的情绪,技术改变了金融业的本质,金融行业要被天翻地覆了。这些人认为,有了技术的存在,意味着风险收益对等的金融逻辑要被打破,就能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资产。
而且,一旦你相信了这些信息后,就会去找理由强化自己的结论。
但是如果你有哪怕很基础的金融知识,都能明白,金融的底层逻辑经过了历史长河的考验,岂能说打破就打破。所以当你遇到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资产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它怎么会存在?
然后自己要去做一些研究,寻找市场上有没有类似的模式?其它国家有没有想死的模式?如果有,发展如何?如果没有,为什么会消失?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投资决策前,逐一搞清楚,直到自己没有质疑。否则最佳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