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自2010年就随向怡流离失所的粉红色日记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确实不爱言语。2016年的日记寥寥仅6篇。打开一年未开的空间日志,2016年未曾记载只字片语。
近年向怡身边的姑娘们依次披上柔情的嫁纱,比起她们青涩岁月,姑娘们的眼神里多了些许坚定和对未来的憧憬与信任,尤其有了小朋友以后的那份慈眉善目,更是让人羡慕的不可多得。
星座说,双子座的人不会在一处停留得太久,会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和环境。我想她大抵便是这样的双子。从毕业到重庆到长春最后辗转回来,这些生命途径的城市中有些是工作过的,有些是爱过的,而有的是需要沉淀下来去生活的,比如现在。
向怡看过华灯初上的重庆夜幕,每个她站在27楼的落地窗前一眼望尽雾都浓重夜色,是一生都不能褪色的风景。成都宽窄巷里的宽座,人来人往的复古小店,每一寸红墙黑瓦都告诉她这座西南城市再无羁绊。上海22点以后的外滩,两个人漫步的凌晨,外滩帕奇艺术酒店的午夜听江上游轮汽笛声声,提醒着她青春已过半。她见过北京机场最拥挤的人潮以及那些没有归期的常旅客。盛开在淮南那座大院里,记忆里最炎热的六月合欢花,是心里褪不去的颜色。8月的青岛,目睹过加纳利般的星星,吹过夜晚最潮湿眼泪咸的海风。江苏的小镇上,她见过寂静却又最人声鼎沸的酒吧2013年崇明岛的风车一直在她心里吱呀转个不停,它藏在爱与痛的的边缘这本书中,陪她整个少年时代。 2016年的5月的长白山依旧下着雪,也曾以为就要住在山下,而她终是留不住的旅人。从长春开往吉林的动车再也不是30分钟呼啸而过,向怡的记忆开始裂缝随即萎缩…
还有许许多多的城市碎片,组成了Wendy前半段青春的图腾,大学毕业与此刻现在的她仍没有不同,仍旧相信爱与被爱都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若非有不同,便是此刻不再背起行囊说走就走,那年世界在她脚下,而28岁时,现在脚下的就是她的世界。
2016年12月1日,毕业4年零4个月29天后,向怡最终以全市第一成绩进入家乡的机关单位从事大学专业相关工作。闭上眼,想象自己仍旧是18岁时报考旅游管理专业那个不谙世事的叛逆少年,十年太长,什么都有可能会变,一辈子太短,一件事也有可能做不完。而向怡告诉我说她该庆幸这十年的成长与辗转,能履行曾经义无反顾的选择概率的人又有多少?
2016年12月26日,狂欢夜,没过平安夜圣诞节的向怡一个人买了最后一个场次的《摆渡人》有人说,人间有五毒,王家卫的电影,林夕的歌词,王菲的声音,梁朝伟的眼神,张国荣的气质。没有中过毒的人,永远不会了解王家卫。他的电影有毒:隐晦,潮湿。像入夜的爵士,中间是即兴的孤独和前尘往事。王家卫的镜头里,有一轮轮生死循环,相聚分离,漂泊流落,热情欲望成空,失败挫折相伴,未来暧昧不明。
在看摆渡人之前,豆瓣上充斥这暴力差评与声讨,没逻辑,没智商,画面假,人物瞎,但是那句话你在心里喊过,那个眼神你见了千万遍,那个人就是你爱过的人,那种没脑子的感情就是你经历过的深情,这些都不是假的,你边看边哭的嗷嗷的,你知道别人为什么骂它,但你说不出不好的话。回来的路上向怡一直出神,城市剪影在她眸子里着不上任何颜色,发呆的样子任人一眼看过去,谁也不知道她是想到到了有佟忆的过去,还是牵挂着没有佟忆的未来。
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她途径他城,二刷《摆渡人》以此跨年。跨年夜那天向怡和佟忆以及弟妹一起吃了火锅,向怡是爱火锅的,热气腾腾下看不清人脸,以及大颗滴落在人脸随即又被蒸发掉的液体。他们像众多年轻情侣一样到这个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带跨年,心照不宣的虚假着和平,之后的电影摆渡人全程她看得仍旧热泪盈眶,他同多年前一样看不出任何表情。
就如同《摆渡人》 里的所有人,小玉,马力,管春,毛毛,陈沫以及何木子,没有一件事情是一劳永逸的,爱情也是如此,一个亲吻,一纸婚书,都不能让我们更接近“天长地久”的核心。我想,向怡也是这样故事中的其中一个角色,她也曾寻找一个人的影子,辞掉工作一个人去旅行,踏过无数山川河流,星辰大海,她是向怡,是陈沫,是张嘉佳,是小玉,是每一个在爱情里溺水还没被打捞上岸的人。张嘉佳说:“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你会有良人和圆满,我的落脚点,只是你允许的陪伴”
最后,向怡再没有出现在他城,她跟我说:有酒有故事,再无旅程,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