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5五下2单元第二课《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设计、制作并测试竹筏,知道浮的材料可以造船,认识到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科学思维:通过竹筏模型,用比较的方法,区别竹筏与独木舟的性能和结构优劣。

探究实践:能根据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设计竹筏;会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态度责任: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任务,培养创新精神;能感受技术革新对推动船只发展的深远影响。


本课的爱牛配套材料木棍偏细,数量偏少,通过实测,木筏的载重量会比独木舟的载重量偏小,反而导致学生无法从实验数据里得到符合船体改进规律的结论——木筏的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因此我将实验材料进行了替换:选用的是直径为5mm,长度为20cm的小木棍,当木棍的数量超过10根(总的材料重量不会超过独木舟),组装出来的木筏 载重量就会超过之前的独木舟。从而得到更符合船只改进规律的实验结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对于船加以改进,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意识到独木舟船的缺点,不稳定,载重量小,...
    以后的以后_612f阅读 702评论 1 0
  • 每一堂课在正式实施之前都需要教师去思考和挖掘该课的教学目标,此教学目标还应该是基于教材更高于教材的设定。该课...
    whr_3d8e阅读 8,244评论 0 1
  • 上一节课学习了船的历史,研究了独木舟的载重量,船的形状! 从学生经验出发,独木舟有什么缺点?我们该如...
    科科的小心心阅读 2,266评论 0 0
  • 当我们尝试用浮的材料材料造船之后,孩子们已经能够体会到竹筏是比独木舟有明显优势的,无论在稳定性还是在载重上...
    whr_3d8e阅读 7,189评论 0 2
  •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概念,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轮船、蒸汽船的概念,知道这些船是由钢铁做成,因...
    科学韦老师阅读 6,45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