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知识灌输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创设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而科技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利用网络拓宽学生视野,补充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课堂。
我们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延伸、拓展课堂空间,延伸课堂内外,开阔学生视野,让课堂走进课本又超越课本,这不仅是对老师的要求,也可以变成学生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寻找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还可以使学生学的更加轻松牢固。
比如六年级在学习Thanksgiving Day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西方节日,课前我让学生们自己搜索感恩节来历及习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上孩子们有进行语言阐述的,还有小视频展示的,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搜集材料,他们已经对这一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降低了难度,教学效果也不错。
二、 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对那些生动鲜明的事物产生兴趣,而对于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无法产生兴趣。在课堂上适当有意识地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使学生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四年级学习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我设计了学生点击多媒体中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图片背后有的是小奖励,有的是小惩罚,更多的是做句子,学生特别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学习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通过游戏学生学习英语课既觉得简单又轻松、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从而达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 利用光盘视频学习课文知识,形象生动,视听同步,加深印象。
现在的英语课堂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老师读学生跟的模式了,我们利用跟教材一致的光盘,让学生听纯正的英文,看生动的画面,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能吸引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积极参与, 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真正做到眼看、口念、心想,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在心情愉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把跟读的免费小程序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哪里不会点哪里,特别方便,也解决了家长不会辅导的问题。
四、 利用小程序录制书写、朗读小视频,或者录制一个跟学习主题相关的生活小片段。
让学生自己录制小视频,既能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交流和互助学习。为了展示给同学们自己最好的表现,很多同学一遍又一遍的录制,直到自己满意,所呈现出来的小视频也是相当不错的。
科技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科技进行教学,则如虎添翼,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