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小时候都那么几段美好的回忆,比如游戏机、动画片、弹珠,比如我今天要说的养蚕。
我的家乡—南阳,位于河南的西南部,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盆地地形,刘禹锡的《陋室铭》也有记载“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样一个地方,其实不适合养蚕,真正养蚕的大省应该在南方—江浙地带,但是我们民间的养蚕文化大概来源于孩童的恶趣味吧,反正我是这样想的。我的蚕卵都是问别人要的,也没有想过都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同学有一张纸,带到班级了,一下课我们便围着他的桌前,大家开始分蚕,你要这一片,我要这一片,七嘴八舌,大家便把蚕卵分完,都能多多少少分一些,便开心的回到自己位置等着上课。
然后,好戏开始上演,春寒陡峭,天气尚且有点冷,大家想尽各种点子来暖宝宝。有的用棉花或者破布包着,然后藏在腋下来暖;有的用报纸包着,藏在被子里来暖,睡觉时候也要看看;甚至个别放在炉子旁边来暖,可以边取暖边看宝宝。上课时候走神想着宝宝来着,便从腋下掏出用棉花包裹的蚕卵,放在书本上,眼巴巴瞧着:我的宝宝,你啥时候出来啊。下了课以后,那些小蚕宝宝出来的同学,擦着鼻涕开始吆喝炫耀了,大家又围上了,讨问暖宝宝的正确方法,那些放在炉边暖的,一听自己的宝宝出不来了,眼泪豆快流出来了,死皮赖脸的又重新讨要蚕卵。
过了一段时间,蚕宝宝便陆陆续续的探出头来了,有的在报纸上爬着,想读完某年的老黄历报道吧;有的被包在被子里,要出来喘口气;那些被主人放在腋下或者别的身体位置,大概有一些要被活活气死了。于是,那些上课不专心课堂上便开始数着自己蚕宝宝有多少个,下课后找了个宽敞地方,面红耳赤的还要争论宝宝的数量,还有那些笨笨的仍然藏着腋下的,也傻眼了,忘记了,赶紧拿出来看看,气的直跺脚,这热闹的场景一直持续道上课,老师不明所以的,”哎呦,这群孩子学习热情最近高涨啊,上课没有睡觉的了“,后来便渐渐发现端倪,这书本上爬的小虫子啥啊,一个个都专注的看着。
蚕宝宝出来以后,就更加重视了,放学后就去找桑叶。但是这地方本不适合养蚕,哪里如果有几棵野桑树,有小伙伴看到了,呼朋引伴,放学后背着小书包,一群人跑着去采桑叶,有的甚至要跑好几里路呢。但是桑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便打听有什么别的可以喂,于是知道了一些版本,莴苣叶子,蒲公英叶子,榆树叶,生菜页,大白菜叶子容易引起蚕宝宝拉稀,每个人都有一套专属的育儿经,看着宝宝吃着自己喂的莴苣叶子,也没有之前那么讨厌莴苣的味道了。
但是也有不开心的时候,蚕宝宝吃了有问题的叶子,慢慢不动了,要想好几天去弄明白原因的;还有的,把蚕宝宝放在簸箕里,散了几片桑叶,然后去玩了,过了一会回来看着家里的老公鸡在簸箕叨着什么,瞬间急红了眼,跑上去便要拼命,追的那老公鸡噗哧扑腾的;还有的,也不知道咋的,太调皮了,趁我不在的时候爬出了簸箕,掉在地上,也是没得救了。大概要了一二十个卵,孵化的也就一半多点,能够长成手指长的也就仅存一二,整个过程异常艰辛。
最后要吐丝结茧,也不知道那个早晨,起来一看,蚕宝宝都吐了许多丝,看着异常缓慢的样子,都替他着急,快吐,快吐,但是他置若罔闻,仍然慢吞吞的,小孩子哪知道这是蚕一生中最重要一部分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是在用生命在吐丝,在为人们奉献丝帛,从某种形式上,可歌可泣,不是所有的蚕蛹可以破茧成蝶,人们为了得到完整的蚕茧,是不会等到他的苏醒的。而我们手中的蚕蛹,大概得益于孩童的天真无邪,不会为了金钱的驱使而让他们永远不醒,我们还要看他们肥胖的身体怎么一点点戳破蚕茧,怎么破解成蝶,去绽放生命的最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