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

序言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全息对应的。

人生真正的成功是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达成目标,获得圆满富足的人生。

心灵有无尽宝藏


01

心理健康的分类

精神分析师把心理疾病分为: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

只有医院的精神科医师才能下诊断,被确诊为心理疾病的人,精神分析师和咨询师是不能治疗的。精神分析师和咨询师主要是做社会化的咨询。

精神病:活在一元世界中,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把内部想象当成真实的世界。容易产生妄想、幻听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

这类人无法建立与他人的正常关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维护低水平的自恋。

人格分裂症:活在一元和二元世界之间,意识到有另一个独立意志的存在,但是还是无法处理好与他的关系。

这类人有时表现出对外攻击他人,对内攻击自己。

神经症:活在二元与三元世界之间,相比之前两类情况较轻。更能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但是还是无法完全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这类人往往比较敏感,很容易把错误归咎于自己,他们的心理水平发展较高,懂得主动请求帮助。

活在三元世界中的人,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02

自信与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人心理的健康表现就是充满自信和热情。”

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提出:“自我就像一颗不断向外延伸的能量球。”

自我是非常复杂的,这里可以这样理解:自我=关系+动力。关系也就是自体与客体的关系。动力也就是性、攻击性和自恋的能量流动。也就是说,自我是性的能量在自体与客体之间的流动。

科胡特把心理健康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自信与热情。

指的是,好的、善意的性能量在自体与客体之间的流动,能量不断向外延伸,照见自我。

第二级:夸大性自体与理想化客体。

就是指一个人把自己厉害之处严重夸大了,并投射在客体身上,就变成了理想化客体。

第三级:疑病症与可怕的神。

指一个人未能形成心理上的自我,把自体看得太虚弱了,总认为自己有病。出一点小问题,就觉得会要自己的命。

同时,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像神一样存在的可怕力量,自己做不好,就可能会攻击或惩罚自己。

第四级: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

自恋妄想就是觉得自己是神。

被迫害妄想就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不幸,是因为有一个人或者势力构建了体系迫害自己所致。

03

生命中的两种动力

正能量和负能量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表达。

当性的能量在自体与客体之间流动,是被忽视、排斥时,能量球就会变成黑色,攻击他人或攻击自己;相反,当性的能量被看见、回应或滋养时,能量球就会变成红色滋润彼此的生命。

性、攻击性和自恋是生命力,当它们在关系中也就是自体与客体之间得到正确的表达,彼此自我的能量球就会向外延伸,滋养自我。

04

自体寻找客体,生命只为遇见你

人是必须要活在关系中,因为渴望被看见,那才能证明自己活着。

看见就是一束光,那是爱。

在关系中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才能产生性能量的流动,这就是生命。

好的关系的本质就是能量能够在自体与客体之间很好的表达。

生命的本质就是自体在寻找客体,遇见那个你。

总结

一个人的健康应该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全息对应的。

精神分析流派把心理疾病分为三类:精神病、人格分裂症和神经症。而能很好活在三元世界的人,心理就是健康的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心理的健康就是充满自信与热情。

也就是生命性的能量能够在自体与客体之间很好的表达,就像能量球一样向外延伸。正能量和负能量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表达。

生命是活在关系中,自体都是在寻找客体,遇见那个你。

人生真正的成功是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达成目标,获得圆满富足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