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适时地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励自己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一、现状分析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数学老师,我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不相同。五班整体上活泼,两极分化严重;六班整体上沉闷,部分学生有下降情况。加上疫情的原因,孩子们经历了多次的线上学习的情况。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都比预期的情况有不少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处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中,面对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革新。怎样用新的“武器”,让现实真实问题情境中的孩子们真正的学好数学呢?
作为班主任,我是一名新手。担任六班班主任以来,尽管在领导和各科老师的帮助下,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但是,我总是觉得不得心应手,工作中有很多地方我都有些“畏惧”。反思中我发现,根源的问题在于与人的交流上,尤其是与家长的交流。入户家访、电话沟通等,让我发愁的就是“说什么”、“怎么说”。我总是能自己做的就不麻烦家长,情愿多做事情尽量减少说话。可是,这样一来导致与家长们的关系不够“熟”,从自己心理上建筑了一层壁垒,不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怎样改善自己,打破障碍,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怎样更高效的开展班主任工作?
二、我的三年发展目标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上面的问题,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是我近三年努力奋斗的目标。希望通过三年的历练和成长,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分项目标和任务
教学方面:争取一年上好展示课,二年上好常态课,三年上好创优课。研读新课标,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把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实际校情、班情、学情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上,合理的创设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打破数学学科课时、单元教学的局限,以会学、会用为目标,实现真正的学会。班级管理方面: 多看、多听、多问、多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班级制度的建设,班干部团队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班级公众号的营建,通过良好、有效的家校合作,努力打造学校优秀班集体,区市优秀班级集体。
四,行动保障
(一)、不断学习,实践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日常做起、从细节做起,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讲好普通话,练好“三笔”;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认真批改作业,夯实自身业务;每周一篇教育叙事,及时对实际工作中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每月一篇读后感,不仅要读与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书籍,更要读有关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班级管理、家校合作、有效沟通等方面的书籍,还可以读些有关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与时俱进;随时进行微教研,对自己遇到的各方面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向同伴寻求帮助、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充分利用假期和网络资源以及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努力实践,坚持做中寻突破,在坚持的行动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并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的印记保存。不仅要加强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也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的培养和提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自己的学识和言行举止都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扎实有效。
(二)、团结合作,带动新入职教师不断成长。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认为不管是在做好教育这件事上,还是真正实现个人成长这件事上,都不是孤军奋战就能完成的。因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的成长是立体的、是系统的,需要各方面的合力。另一方面,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对于新入职的小伙伴,要尽可能多些关心、真心诚意的多些鼓励、实实在在的多些帮助;帮助他们少绕弯路,更多的积累正向的经验,促进他们更好、更快、更结实地成长,让他们为团队、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成就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能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回顾总结、反思调整,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