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阴沉的天气逐渐开朗,寒冬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温热的气息,好像精神也随着高涨了起来。眼前同学的女朋友一边搓着麻将,一边热心而急切的想要把她的闺蜜推进我这个深坑里。“这个叫XX,人可好了。特别温柔,善解人意,小鸟依人,钢琴十级,可有才了。”“哦!挺好的,很有气质。”“这个叫XX,人长得特别好看,活泼开朗,很阳光。人家还是主播了!”“哦!的确是漂亮。”……
看着手机上一张张划过的照片,或清纯或高雅或活泼或可爱,皆是清新靓丽,娇俏温婉的姑娘。而我的内心似乎如同一滩沉寂的死水,始终未曾有一丝涟漪泛过心头。眼前这个热心的姑娘,似乎没有察觉我的反应。仍旧如数家珍的向我“出卖着”她的闺蜜们。
“二条”“哎,我碰,三筒。当心点啊,听牌了啊。”直接打断这个热情姑娘,有点于心不忍。只好找点其他话题来岔开这个事。也怪自己中午吃饭时开了个似真非真的小玩笑。未曾想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似曾相识的一幕再次发生时,一种恍若隔世的苍凉之感涌上心头。
再回首,已是三年有余。我的上段感情也是我的初恋,也是开始于一个美丽的错误。她是我最好朋友女朋友的闺蜜。我们的开始同样源自一句似真非真的玩笑。那时朋友天天往他女朋友的学校跑,于是逗他说到你这有了女朋友好朋友就不要了是吧,赶紧让你女朋友介绍个闺蜜给我。组个团出去玩呗,多热闹!没想到这个实诚孩子真的就很很认真的跟她女朋友很认真的说了这件事,第二天就丢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又很认真的跟我说到T是个很好的姑娘,好好的对人家,不然你就完了。
当时真的是笑也不得,哭也不是。这实诚孩子净干些让我进退两难的事。玩笑是自己开的,也只能由自己来圆这个尴尬的玩笑。那时没有谈过恋爱,甚至都没有和女同学之间有过小暧昧的自己。也不知道那时哪来的勇气,也就厚着脸皮和T接触了。随后的故事就不免落入俗套,故事的开始总是美好甜蜜,故事的结局依旧逃不开感伤与难过。像一阵风,吹过来又吹过去。在青春里呼啸而过,未曾停留。
分手也一年有余,曾经的执念在岁月中安静的沉淀,慢慢风干成记忆中的一抹红,那一抹最耀眼的鲜红。在那些未曾走出的日子里,那抹鲜红常常借着酒精,溶解进眼眶,又悄悄流回心底。在几经轮转之间,那抹鲜红在不知不觉之间,随着爱恨交织的回忆,一起慢慢褪色。
一段感情的结束如果不能让你更明白,通透,那这段感情的存在是毫无价值。如今对于爱情已不再急躁,亦不再焦虑。说的好听点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而实际可能是越来越懒,懒得主动去付出,去追逐。心里的疲倦感仍在,勇气便无处安放。
逐渐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对于爱情便不再充满太多渴望。看着成双入对的情侣,偶尔也会有种失落的感觉,却总归不再联系前人前事。身边的同学朋友渐渐都沉浸到爱情的幸福中,自己倒落得一个看客的悠闲自在。朋友圈和现实中的各种狗粮,没有让我成为谁牵就跟谁走的宠物狗,而仍旧是那只不吠不叫,谁来都爱搭不理,悠闲晒着太阳的中华田园犬。
懒得首先开撩,被撩时同样不再兴致盎然。不是别人不够漂亮与优秀,而是感受过现实的残酷,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愿意再轻易尝试一份需要负重前行的感情。从前从未考虑爱情中那些现实的因素,义无反顾的投身爱情的怀抱,最终却带着望透花落人散两阑珊的结局,黯然收场。纵使过程和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至今我仍相信只要两个人足够相爱,那些客观因素,终究可以被克服。但如果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省去自己决舍的痛苦未免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借用张爱玲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很多人的感情生活。“那不算,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在茫茫人海中独自行走,注定是孤独与寂寞的。太多人忙着去谈恋爱了,却没有真正静下那颗不安寂寞的心,认真思索自己这一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经营与未来另一半相互扶持的半生经世流年。
感情生活中的这一份浓烈的孤寂并不是每个人愿意且承受的住,正在与生命中孤寂做着斗争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勇士。愿我们初心犹在,兴致蓬勃的挺立在生命洪流中默默等候,坚强孤守。为自己开出一支鲜艳灿烂的红杏,点亮墙外那片寂寞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