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
打卡内容:
(1)为什么在众多教育思想中,全国中小学教师却念念不忘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的教育理念?
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适性、先进性、丰富性,是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他懂得儿童的心,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灌浇儿童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条 。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内心中应当对人,对他身上的良好开端酒无限的信心 。” 当你面前站着一个读了四年还只会1+1=2的孩子,当你听到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说最后的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的孩子,因为“相信”,所以一个多月后的今天你才能看到他会了10以内加减法 。原来信任不仅给了孩子希望,同时也给我极大的“成就”和满满的幸福。
只有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教育才能变得容易且有所成果,哪怕那个成果微乎其微 。
(2)当代社会的青少年现状是什么?我们对青少年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
我国现在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 因此现在青少年的思想有点混乱,出现了不少问题 ;但我们仍然坚信,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是纯洁的,都是要求上进的,都是可以教育的。只有这种信念,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用爱浇灌孩子,他们必然开出圣洁之花。当一个孩子被父母、被亲朋放弃时,如果作为一名老师的你也放弃他的话,那他的世界将是永远的黑暗。爱可以是一道光,哪怕微弱也能照亮特殊孩子前行的路。之前我带的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所以基本不怎么管他,那时他相当叛逆。学校打架斗殴、熏酒抽烟没有哪里少得了他。找他好好谈了一次,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多么希望被关注、被关心、被爱。后来的后来的我们成了朋友,孩子也渐渐阳光起来,学校里的淘气孩子又少了一个他。前几天孩子给我发微信:“姐姐,我当选班长了,老师特别器重我……”
(3)什么是和谐的教育?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 是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 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和显示。又说:“ 和谐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 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分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
(4)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要达到哪三项具体要求?
学校要达到的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鼓励他“超刚”; 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三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他的自己的爱读的书 。
(5)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对你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认真研究他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施教,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个教师去创造,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素材去创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才。
教育是一门科学,什么是教育?如何去实施教育?教育要达到的是什么目的?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进行研究方能让自己在从事教育这一块有一方新土壤;教育又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我们的“人人接受教育,人人有所收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