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标题纯粹是为了唬人?)
因为身边有许多把旅行视作人生信条的朋友,有些甚至不惜辞职,于是让我对这件事抱有更斩钉截铁的怀疑,自己本来就是那种习惯性唱反调导致人缘不太好的人嘛,关于这个根深蒂固的陋习,我已经与自己达成和解,不再做过多挣扎了。
其实我并不是要反驳“旅行的意义”,主要是怕被打(喂,敢不敢再没有骨气一点)。大家应该都有这种经验吧,对于自己很想融入的群体,会更谨小慎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观点可能和这个群体原有的共识大相径庭的时候。所以当旅行已经不是爱好,而是成为一种精神信仰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便更不允许其他人指手画脚的“亵渎”。
大概是三年前吧,有个朋友准备把旅行当成工作,或者是更高大上一点的叫法“事业”。我言不由衷地说“这很好呀,你终于如愿了”,却在暗暗为她的生计捏一把汗,毕竟“诗和远方”离“柴米油盐”的距离绝不只隔着一个高晓松而已。万幸的是,她渐入佳境,如今靠着不懈努力成为圈内红人。但从私下的交流中不难察觉丝丝缕缕的疲惫和担忧,那些详实的攻略书和走心的游记,是以没日没夜地搜集资料、吃不好住不惯和极有可能的水土不服等等为代价换来的。我猜想,对于她来说,当初那个环游世界的梦想没有变,只是眼前更现实的“苟且”是能不能在截稿日前完成手上的稿子吧。
我承认,自己是用想象力和偏见勾勒世界的,对于超出以往经验认知的部分,会发自内心地不屑一顾。因为已经到了了然所有没有可能触碰到的领域都不及“明天午饭吃什么”来的更切实际的年纪。我是活在眼前苟且里的人,所以在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之前,会考虑有没有比“说走就走”更稳妥的方式。“辞职去旅行”需要的也许从来就不是勇气,而是对于归来以后的生活充足的信心和可操作性的规划。那些热闹的声色、绝美的风景和孤独的行走很有可能会是一生的财富,可是然后呢?
“再不出发就老了”,说的好像在路上细胞就会衰老得慢一点似的。某些旅游杂志和网上的帖子极力推销的价值观,恐怕才是真正需要警惕地多过几遍脑的部分,毕竟没有什么是毋庸置疑的。
归根结底,“'自由奔放”作为心之向往,或者当作口号喊一喊就好了,这个世界依然还是有高高在上并且不遵守就会付出惨痛代价的规则。每个人都终将成熟,或者变得世故,“青春”这座孤岛总有一天会和“现实世界”的大陆连成一片,回望来时路,不要倒吸一口凉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