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
先生答顾东桥的书信很多,感悟最深的有这些段落。
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大学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大学八条目。这是儒家的宣言,也是当代企业家所追求的。先生此言用功第一义,就是说,诚意是最最重要的,诚意可以理解为意愿、愿力,这是一切的基础,尤其是心学是向内探索自己,诚意更是根本,谁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有意愿。谁也不能拯救谁的灵魂,除非自己有意愿,这就是诚意是第一义的原因。阳明先生时代,都把诚意看做第二义,当下我们的时代,诚意是第几义,说是第N义都不过分。作为我们有幸遇到阳明心学的来说,诚意仍然是第一义,这也是你能够在心学这条道路上,能够有所领悟的前提。]
先生知行合一的说法,大意是让人躬行,如果不去在实践中,嘴巴能够讲的再明白,也只是画饼充饥、水中捞月。有一段先生讲的很深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
心即里是心学极其重要的论断,有真一段,先生说的很清晰。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过去我们习惯了向外求,习惯了跟父母索取、跟老师索取、跟领导索取,跟社会索取。今天看来,都错了,南辕北辙了,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内心。不去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绽放自己、超越自己。真的是荒废了生命。先生自己体验到得,无私的公之于众,唯恐大家忽视的,就是心即里。
读这些书信感受到先生那颗帮助别人的心,感受到先生对弟子的谆谆教诲,先生以自己成为标杆给我们做灯塔,我确定这是我要去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