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跃迁》第3章
R原文:
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的、知识性的和心智提升类的。如果拿爬山来做比较,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是平地,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重新理解新观点会很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
很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有什么提升。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脑力体力下降,于是觉得“年龄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就是这个缘故。因为他主要的认知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你哪怕读一辈子报纸,也不会增强学习力。
很多人给我留言,要我说人话!其实真正提升你的东西,并不会让你那么舒服的。
学习也是一样,你可以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比如说我自己这个月的认知资源配置:认知性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反脆弱》等书的写作技巧,为写书做准备。提升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和系统的阅读,我一般放在早上或夜深。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我找到了业内最好的编辑和作者,一起讨论如何写好有冲击力的书。
知识性阅读:各种行业调查报告、行业论坛,大量专业书籍,如《人生设计》《生涯混沌理论》《认识电影》《好好学习》。
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认知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地阅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娱乐性阅读:比如《爱情刽子手》《理想的下午》,以及各种电影……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累的时候翻几页,比如两次谈事之间读,有换脑子的感觉。
最好的书是三者兼有,不同时间能读出来不同功能的。比如说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罗伯特·清崎和莎伦·莱希特合著的《穷爸爸富爸爸》,文学作品中的《红楼梦》。所以,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I便签:拆解引导
认知资源配置,主要是为了让我们通过不同目的,不同目标,进行认知资源不同配置。
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将学到的知识直接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有效地时间内做正确的事,提高我们认知效率。
有很多人给自己定了一年读100本书,或者订阅很多听书节目。即使任务都完成了,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又或者有人喜欢看文学作品、小说这些,但还是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就像那句话说的: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读的很多书都不是能够提升心智的,需要合理分配我们的认知资源,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阅读真正提升个人的心智能力呢?
1、确定目标:首先一定要理清自已阅读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要阅读,是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2、攻读型资源:依据目标,重点选定认知性资源进行阅读,能够提炼出一些底层规律改变思维模式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专注研读的资源。然后进行多重+主题的方式进行阅读,而且重中之重是一定要马上能够运用,并最好还能及时同人分享与讨。
3、辅助型资源:即一些概念知识的阅读,例如调查报告,行业论坛。能够从多个角度补充你目标领域知识,理解知识更全面和深刻。这种资源可以碎片化阅读,亦可以通过一些读书会、听书或者相关的演讲视频的方式,针对辅助资源进行涉略,然后再判断是否深入钻研。
4、放松型资源:即娱乐性阅读资源,比如文学作品、小说、人物传记、电影之类的。属于陶冶情操,只为提升你的愉悦度,实际功效不大。
此方法主要用于知识领域有体系的、以解决问题为主、提升认知或个人能力的阅读上;而为了打发时间、没有目的性的、知识不成体系的领域或者以知识为主的学习,例如学校教育、或者考试考证的学习,就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