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感悟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一个人愿意去投入时间、精力、调动各种资源去完成一件事并且充分享受其中过程的一种个人感受。有兴趣就一定能做成一件事情吗?不一定。成事需要很多的因素,而兴趣只是其中的一个链条,或者说是内在因素。不过,因兴趣而做事情,一定是幸福的,毕竟他能引起积极的心理色彩。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评比指标,没有职称晋升,还会有这么多的老师去比赛、去搞课题研究吗?我也问过自己,我也说不好。这个假设目前不成立,因此做这些事情也就成了刚需(至少对我来说是)。刚需也不错,至少让我们不断提升。
学习笔记
你一定要试一试
1. 我认为的兴趣,是真的兴趣,还是诱惑?我对兴趣有哪些误解?我还见过哪些对兴趣的误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兴趣也是不同的。原来我以为只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才会有兴趣可言,对于自己的弱项,是不会有什么兴趣的。
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自然是想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获得持续增长的能力。当你的目标反复达成的时候,兴趣也就来了。所以说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比如学习就是我上班后或者说上班十年后才培养起来的兴趣。现在我可以把他作为我的一个标签,感觉真的很棒!
2. 我认为的兴趣,是个人兴趣还是情境兴趣?我经历过情境兴趣转化为个人兴趣吗?或者,我见过这种转化吗?我如何才能将情境兴趣转化为个人兴趣?
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可以相互作用的。比如学习是我个人需要,算是个人兴趣,可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则受到情境的影响。
情境兴趣是可以转化为个人兴趣的。最开始,学习并不是我的所爱,在上学时甚至很厌恶这个束缚人的东西。起因是听同起事说考下这个证挂出去可以挣5000块钱(相当于我当时两个月的工资)。于是就心动了,两年考下这个证,钱也到手了,感觉不错。恰好学校常提双师型教师,我就想自己为什么不考个会计师呢?两年又考下来了,后来又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之后,因为做中层觉得自己不成功,报名学习了圈外商学院的两阶课程,认识了商学院的许多优秀小伙伴,学完后又在商学院当起了助教,带学,答疑,点评作业,忙并快乐着,也让我很快走出现那段不开心的日子。直到我负责教研这块,才停止了大段时段的学习,转而变为更多思考怎么让别人去学。慢慢的,我发现曾经的情境学习已经成为了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个人兴趣。现在学习对于我来说是通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情境兴趣----成功体验----再产生兴趣----再成功体验,反复进行就成为了个人兴趣。
3. 我有个人兴趣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卡在哪个步骤了?我感知到渐变了 吗?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感知渐变?
我想我有自己的兴趣。我喜欢学习,学习能让我做到我想做的事情。以前是觉得有趣就去学,现在的学习更多了一些目的性,为了做成什么才去学。比如这次参加写作营,我就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对问题的拆解能力。读书的时候,看手机的时间就少了,感觉真好!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多思考的机会,更多静下心来去审视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这此变化记录下来,形成正向循环,小改变----动机----持续----大收获。
4. 针对任何话题,我能问出很多问题吗?我问出过多少有生命力的问题? 如果现在试一下,我会问出哪些有生命力的问题呢?
提问(或者说发现问题)不是我的强项,可我仍愿意去试试。
问题清单:(1)个人的发展应该是持续的。可为什么有些人一评上职称,就什么也不想干只想躺平呢?
(2)该怎么样引导我的学生去读读这本书,改变他们的现状呢?
(3)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评比指标,没有职称晋升,还会有这么多的老师去比赛、去搞课题研究吗?
5. 我把“没有兴趣”当成借口了吗?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找到自己的内部动机了吗?什么才是我的刚需?
没有兴趣,那就培养兴趣。刚需也能做为内驱力,驱动自己不断前行。如果没有刚需,那就创造刚需。
我想写出一个条理清晰的课题申报书,可是我的写作能力不高。于是报名参加写作训练营,提升写作能力就成了我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