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想写写我的父辈,但一直不知如何下笔,加之又有严重的拖延症,所以一直都只是在“想”而并未付之行动。
今天终于动笔,写下这篇关于父辈的随手杂文,以纪念父辈的一小部分生活轨迹。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七十年代末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爷爷是供销社的职工,奶奶是个裹小脚的家庭主妇,我至今还记得奶奶那双七寸金莲是长什么样的。
奶奶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前两个的是女儿,后来是连着生了三个儿子最后一个就是我小姑了。
因为家在县城所以没有地可种,一大家人只靠着爷爷一个人在供销社工作的工资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也因此二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人了,直到奶奶去世二姑才带着姑父和她的子女回来奔丧,这是我第一次或者也是最后一次见她了吧。
奶奶虽然是个没有文化的小脚女人,但是对孩子读书这件事却格外重视。在五十年代大姑能读书到初中已经很不容易了。初中毕业后大姑参加革命成了一名党政工作者直到从省矿务局退休。
大伯、我爸和小叔都是大学毕业。大伯是六十年代初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毕业。毕业后直接被部队保密单位要走从事科研工作,后来因为外语能力优异转为情报工作。部队解散后回到地方继续从事飞机方面的情报工作直至退休。大妈是大伯高中同学介绍认识的,是医学院的校花。和大伯在一起后一直跟随着大伯从没分开过,哪怕是大伯在部队保密单位工作时亦是如此。
老爸是六十年代末毕业于江西地质学院勘探专业。大学时期的老爸一心想成为徐霞客那样的地质学家,奈何时运不济逢上那十年,能顺利从大学毕业已是幸事。受大伯影响老爸毕业后也投身军营三年最终退伍回到家乡,先是进了一个国企后来调到财政部门一直到退休。
小叔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恢复高考时的他已经结婚生子。但这并不妨碍他要上大学的决心,在家人的支持下小叔考取了赣南医学院临床系。毕业后先是在医院工作了两年,后来调到我们当地一个大型国企当厂医,再后来开始走上管理岗位,最终在国企高管的岗位退休。婶婶和小叔也经人介绍认识结婚。婚后生下孩子没多久国内就恢复高考,小叔想考大学婶婶也是全力支持。婶婶当年也是在国企工作,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在家养病。
小姑是六十年代高中毕业。毕业后去了镇政府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没几年就做了领导,后来在机关领导岗位退休。姑父家是农村的,他从部队退伍后回到老家公安局工作。当年他和小姑谈恋爱时遭到爷爷的强烈反对,他说自己的女儿绝不能嫁给一个“狗腿子”。那时的警察很没有社会地位,大家对这个职业有一种莫名的偏见。但是不管爷爷怎么反对,小姑都要和姑父在一起。拗不过小姑,最后爷爷也只能同意了他(她)俩的婚事。事实证明,小姑是很有眼光的。姑父不但人长的帅脾气好,还特别支持姑姑的工作。可以说,如果不是姑父支持,姑姑也不一定可以在领导岗位上走的那么顺利。
这就是我父辈的人生。他(她)们所有一切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爷爷奶奶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自己的儿女们在学业上努力。
我们这一辈的条件显然比父辈好太多了。但是我们这一辈的的学习却没能如父辈那样出色。或者是没有吃过父辈们吃过的苦吧,所以在学业上也没那么努力。尽管如此,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基本上是大学毕业,也都基本上在公检法系统、教育系统工作。
我们这一辈走的很顺(我是例外,有机会也会写写我自己),工作顺家庭和睦孩子听话。总之我们这辈是得到了祖辈的荫佑才如此顺利。
感谢我的父辈努力给我们创造了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我们有条件选择更多,也让我们有高于同辈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