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 ·——
1950年夏天,凯鲁亚克在墨西哥城开始了《在路上》的写作。显然,开端并不令人愉快,严重的痢疾让这个28岁的年轻人英俊的面孔时常扭曲,他需要大量的大麻与吗啡让自己舒服些。我时常怀疑,凯鲁亚克是坐在马桶上,用一架丑陋的打字机开始他的灵魂流浪之旅的,而卫生间里充满了大麻烟的烟雾腾腾。整整三个星期里,在一张长达二百五十尺的纸卷上,凯鲁亚克打出了没有空格、没有眉边、甚至没有标点的文字。这种畅快的气势似乎只有痢疾与大麻的共同作用才能带来。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那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小说写得十分出色,是多年前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在路上》可以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弗·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为美国经典作品,被视为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承诺的小说。《在路上》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但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
——· 关于作者 ·——
杰克·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1969年10月21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岁。
——· 本书金句 ·——
1.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
2.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3.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4.我在黄昏的血色中踽踽独行,感到自己不过是这个忧郁的黄昏大地上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5.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6.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把它的闪闪光点撒落在草原上,使所有的河流变得暗淡,笼罩了山峰,掩盖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
7.所谓的胡说八道,都是内心最真挚的想法,只是未加修饰便说了出来。
8.别去多想,烦恼往往会随之而来。别去忘记,美好会渐渐流逝。记住就好,美好和烦恼总是成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