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经济危机
时间:1968年-1970年
第二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双重影响。
经济上,第二次危机和第一次危机很相似,都是在失去国外资本援助的情况下,依靠国内自力更生和追加政府投资来延续工业化建设,同时还面对偿还苏联外债所带来的债务压力,造成了较大的财政赤字规模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政治上,一方面中国的政府部门机制还是延续苏联的重工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国家统筹”由国家通过财政投资来推进工业化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当时资本极度缺乏,如果政府一味的增加投入会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并引发经济危机(这也是第一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种模式和我国当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济方针相矛盾,直接对经济形成了反作用。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美苏核讹诈”、“国军反攻大陆”、“中印边境战争”等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再放缓。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就已经提出了“三五计划”,旨在推进农、重、轻比例协调发展,对五十年代因苏联投资而偏军、偏重的斯大林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但是因周边严峻的形势而胎死腹中。
当时美苏两大帝国主义,多次威胁对中发动核打击,且苏联援助时期形成的工业体系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城市,一旦发生武装冲突极易遭到严重破坏,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最终决定“先拿稳棍子,再吃面包”,一方面要搞两弹一星,用以遏止帝国主义的核威慑,另一方面,开展“大三线”建设,把中国的工业建设形成沿海一线,中部二线,西部三线的格局。
三线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以军、重工业为主(并没有调整原来的工业结构),且企业布局相对分散,不易形成工业配套条件(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在如此大规模的财政投资下,造成了更高的财政赤字,赤字累积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失业情况愈发严重,最终开启第二次“上山下乡”活动,失业人员向农村转移开启自救模式,三农为城市危机的软着陆再一次做出巨大贡献。
“三线建设”使中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的“三线建设”在世界经济史和军事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到1973年中美在新的国际局势下“战略接近”时,中国的“三线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当时世界军事格局和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已经建成了打不垮、炸不烂、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后方基地,使工业片面集中于沿海城市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虽然今天仍有很多人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决定时,不免觉得“没效率,瞎指挥”,但是放在当时的情况下,“三线建设”绝对是重要的战略决定,两弹一星的问世使中国有了应对帝国主义核讹诈的核力量(手里没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为中国开展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每一条巨龙在蜕变之前不免要经历一阵疼痛,最终会龙腾万里,让所有的觊觎者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