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从前只是个神话传说,如今成了示爱的节日。
小时候的夏夜,繁星满天,卸去白日的繁忙和燥热,家家都喜欢在门前或院中铺张方正的竹编大席,坐着躺着,大人们摇着扇子,或闭目养神,或闲聊一二,孩子们则猜起谜语,唱着歌谣,任歌声笑声随着凉爽的夜风飘的很远很远。关于七夕,牛郎织女这神秘离奇的传说,我也是光着脚丫在这样的凉席上听到的,记不得是谁讲的,只知道听完后还特意跑到小伙伴家院子的葡萄架下,去认真观察看有什么不同,心里盘算着等到七夕的夜里怎样去听听那关于爱的悄悄话。想象着牛郎织女的两情缱绻,以及他们孩儿对娘亲的思念将在那夜得以稍稍安慰,小小的人儿,竟被感动,望着遥远的夜空,心里暗暗地祈祷,惟愿那鹊桥能足够坚实,足以连接和托举世间所有美好的情与爱。
日子如水而过,孩童的心愿总是转眼就变,也许是惦记上邻居姐姐漂亮的花裙子,也许只是盘算着母亲能否在开学前给买上一个新书包,七夕听悄悄话的事情总是一不留神被那些小心思、小烦恼挤得溜出了脑瓜,每每再想起,早过了那日子,只好许愿来年。那时总觉时间很慢,好像永远也长不大,还有很多明年可盼,所以并不遗憾。一年又一年,忙碌中错过,期盼里失去,直到某一天,终于遗忘。
岁月波澜不惊,时光却跑的飞快,不知何时,小城街道的夏夜再也找不到手执摇扇谈天说地纳凉的人们和那满天的星斗。彼时,小伙伴们已上高中,青春是幸福的,连想法都可以天马行空,每天精神饱满,为梦想一点一滴地努力,充实而满足。高二后的夏天,暑假一直补课,补课期间的晚自习却不必非上不可,夏夜还是自由的,就要到来的高考,也不能将年轻的心时时套牢,下学吃过晚饭后,或是和闺蜜三五成群逗留在书店里,或是被心仪的男孩子邀约至冷饮店享受一刻甜蜜的冰凉,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未来正在走来,有的是时间琢磨,也有的是时间追梦,不急。也许是怦然心动的惬意,悠然间忘记了夏的苦热,忘记了美丽的神话也终是天各一方的无奈结局。
从上大学到毕业后,好多年里,只是春节回去三两日的逗留,小城于我,只剩冬日,再无夏夜。忽一日,走在他乡闷热的夏夜街头,不自觉地想起母亲电话中絮叨的话语:今天这儿多了夜市,明天那儿成了广场……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葡萄架下的夜色,触动情肠,归心似箭。
匆忙中从远方归来,也是夏夜。列车抵达小城,已是夜里十一时,出了车站就是夜市,做生意的嘈嘈杂杂,忙忙碌碌,晚归的人们行走其间,大抵是很难再想起什么美丽的传说,抬头去寻一寻那些星斗。街边空调噪音轰轰,热浪阵阵,很少见到行人,更别提会有人在外面纳凉了,应该都各自躲在家里的空调房中吧。我坐上回家的出租车,窗外霓虹闪烁,一副华丽丽的街景模样,只是华灯流彩,更难以看到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了,少了小时候的满天星斗和葡萄架,小城的夏夜也就少了记忆中的温柔。
好几年前小城已有了像样的咖啡馆,西餐厅,每每到节日,商家总会炒得热热闹闹,花样百出,包括那些舶来的节日。最近几年里,这有着古老传说的“七夕”,这神秘的“东方情人节”也被搬上了舞台,演绎得风生水起。我想,人们之所以把这个日子当做示爱的节日,无非期盼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就算世事难料,遭遇坎坷,只要心中有爱,执着坚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经历磨难,千里情牵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因缘际会,我在夏天的夜色中归来,洗净一身尘埃,捡拾一段青梅往事,也是在流火的七月。
和先生在小城生活已有多年,他一直是个不太浪漫的人,接连几年,都是在别人提示下才送了礼物给我,我并不介意,仍然享受七夕的美好和温馨。爱是朝暮的陪伴,爱更是天涯相隔的心灵相牵。手放在他的手中,就像是放了一生的命运给他,风风雨雨都被挡在身体的左边。不经意间,我们牵手走过很多大街小巷。爱不仅仅是几句甜言几句蜜语,不仅仅是几封情书几件礼物,而是要一个人全部身心来付出,就像血液一样在周身流淌。
又是一年七夕到,葡萄树下话悄悄。牛郎织女鹊桥会,此情未央伴终老。
希望有那么一些时光无关成长赋予的沉重意义,而只属于爱。蓝天白云,水清沙白,只有属于我们的美好,阳光清澈,空气静谧,你的影子在一片绿色的照耀下如我心里的那份爱,不曾改变。我爱我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共同拥有的,也愿一直被你牵着手,走到人老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