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48天。2021.12.01
咨询效果评估
1.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
2.评估随时在发生,确认来访者的知觉实际上也是评估的过程。一次咨询中、结束时(焦点解决的赞美、桥梁和建议),一段时间/几次咨询的小结等。
3.咨询效果的反复很正常,作为咨询师要稳住/兜住/接住,然后与当事人探讨“反复”是什么情况、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反复背后发生了什么、当事人都做了什么努力等。反复反复效果更巩固。
4.咨询中出现失误,除了咨询师自己的反思/自我督导外,也可以找更优秀、资深的老师督导,事前要征求当事人的意愿。告诉当事人督导的意义与目的。
5.咨询效果的评估必须围绕目标展开。如果咨询中没有咨询目标,但不等于没有变化。
6.六个纬度评估咨询效果:你(来访者)我(咨询师)他(重要他人/周围的人),社(社会功能的恢复~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表(量表/心理测量)改(症状改善程度)。
7.制约因素。
8.有效的共同因素:
1)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与匹配度有关,接纳与欣赏)
2)来访者强烈的求助动机(非自愿来谈者的动机远小与主动来谈的)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有的来访者对理论有倾向性)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咨询师的完善程度,越稳定、越温和等。
9.两种效应:蜜月效应,一开始非常好,后来觉得不咋样;自然疗愈,来访者拥有天然的疗愈能力(与解决取向咨询师不居功一样)。
10.匹配与不匹配的,匹配的:
1)动机正确:不是未来改变别人,或未来挣更多的钱,或要建议,而是改善状态,动机是属于咨询范围;
2)人格正常:针对成年人的,对人格障碍的咨询效果有限。未满十八岁的没有人格障碍;
3)信任度高。信则灵,信则有效果。慢慢与之建立信任关系。
4)行动自觉。智力正常。年龄事宜(如,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般不做网络咨询,要做最好视频,电话、语音次之),内容合适。
三种不匹配:
欠缺型(咨询师是否具备相关的能力,即来访者要求/希望咨询师这样或那样,但咨询师不具备。如来访者希望咨询师用精神分析来做,但咨询师是以焦点解决取向为主的。然,作为咨询师也不必沮丧,只要能深挖一口井,在某一快做好是一样的);
忌讳型:价值观等观点不一致。
个性不协调:两个人互看不顺眼。
不匹配的坚决不接,这即使对来访者也是对自己的负责与保护。
11.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不接;如果接了,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如找督导同时学习充电;转介:征求来访者意见,并说明理由,如很想帮助他,也很看重他的困扰,但自己不擅长这块儿,也努力尝试了,但力不从心。经过思考,为了对你有更多更好的帮助,介绍一个这这方面专长的咨询师,你看你需要吗?还要简单地讲一下转介咨询师的情况。同时向新咨询师简单介绍来访者的情况,但不泄露隐私等。以后也不要再好奇来访者的情况与进展,如向新咨询师打听等,要充分相信新咨询师。
12.咨询记录
以焦点解决为例,一般以表格形式记录:必记的、必不记的,咨询效果反馈(让来访者写并签名)
一般背景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一般背景资料都是按表格填写,尤其是在单位咨询。如果对咨询还有一些思考、感悟等要记录,还可以在写一份私人记录,仅供自己看。公私分明,保护来访者信息。如果与来访者的会谈中,他有风险即保密例外,则一定要写在单位记录里。也可以在每次咨询结束时,让来访者写个咨询反馈,最后签名。
现在的症状:即问题的困扰程度、频率、时间、起因等;
当前的情绪、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来访者对自己症状的陈述(即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用药、量表分数等;咨询方式:地面还是网络咨询,青少年还要填写上几年级、哪所学校、谁陪同前来等。
焦点解决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资料信息外,更看重来访者的资源有那些,可能的行动是什么,下次咨询的方向是什么等。最后外加一栏备注,备注用于来访者说到的自己接下来需要了解的,如某部电影、小说等。
严守咨询伦理。不要因功利心而挑战咨询伦理设置。即不要在朋友圈发一些与来访者有关的咨讯,也不要督导未经来访者同意的案例,等。
咨询关系的结束。一般都要提前说,我们可能还有几次就结束了,这样做一是不让结束太突然,使来访者一时间难以接受而造成伤害;二是让来访者有心理准备,可以探讨离开咨询室后如何将咨询室的学习到、探索出的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或回顾总结咨询以来的收获,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远期效果评估:社会接纳度,这是长期咨询要看的。比如对于咨询一年以上的,可以逐步看效果,第一个月有那些变化,第二个月有那些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