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何晏是非常自恋的一个人。
何晏的出身非常高,他的爷爷是何进,是东汉末年在袁绍袁术兄弟怂恿下,去杀宦官的大将军何进。
何进的妹妹就是汉灵帝的皇后,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何进被杀,后来家道中落,但何晏的出身也依然高贵。
何晏的妈妈,后被曹操纳为自己的侍妾,何晏相当于曹操的继子。
何晏从小就特别张扬,虽是继子,却一点也不低调,我行我素,爱干嘛就干嘛。
他还特别看不上曹丕,觉得曹丕才华一般,无论曹丕做了魏王世子,还是太子,曹丕穿什么,他穿什么,什么都要跟曹丕比,表示我不比你差。
只有极度自卑的人,才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极度自尊,何晏就是如此,但何晏是非常有才华的。
论语集结,就是何晏编撰的。何晏还写过关于老子方面的哲学文章,才华横溢,他能够引导魏晋玄学,成为魏晋玄学的先驱人物。
何晏非常自恋。
面若敷粉,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中国古代的美人,但事实上这个成语最早就是用来形容何晏的。
何晏自恋到什么程度呢?行步顾影,也是用来形容何晏的。说的是在太阳底下走的时候,在街上走的时候,他都要仔细的看看自己的影子,自恋竟然到了这种程度。
由于何晏跟曹爽的关系特别好,他后来进入到政治的中枢力量。
曹爽执政以后,何晏也好,夏侯玄也好,都建议曹爽进行改革,但司马懿是老人,比较稳重,对这些改革建议不太感冒。
曹爽在这帮中青年智囊的鼓动下面,和司马懿之间有了隔阂,甚至把司马懿架空了,司马懿也就不再能够过问政治了。
当司马懿被架空以后,曹爽就重用了夏侯玄,何晏这些人,开始改革,让保守的大臣们非常头疼。
何晏非常注重学问,尤其注重哲学。
何晏本来要注解老子,一看到王弼对于老子的注解,马上放弃了,觉得我想讲的你都讲了,你讲的还比我好,我还有什么可写的。
何晏由此认识了王弼,魏晋玄学早期理论的真正的奠基人是王弼,是一个天才的少年哲学家。
何晏有9个周易的问题始终想不明白,王弼跟他一说,他就豁然开朗,简直就是醍醐灌顶。当时何晏已经是一个快50岁的人了,是个中年政治家,而王弼才20出头,少年天才,才华无两。
他不遗余力地提携王弼这样的青年才俊,王弼因此名声大噪。
后来,何晏是被司马懿所杀,夏侯玄是被司马氏所杀,而王弼英年早逝。
魏晋玄学的先驱人物,其实就是当时政坛上非常核心的人物,他们的政治实践和理论爱好已经在为魏晋玄学做了非常关键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