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内涵最为丰富的史书,一千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2.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3.不怕念起,惟恐觉迟。——《续资治通鉴·宋纪》
不要怕自身会产生恶念,要恐惧谨慎的是发觉自身恶念太迟。
4.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资治通鉴·晋纪》
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5.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
不装聋作哑、不装傻,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婆婆。
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晋纪》
父母爱护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确,那样恰恰是害了子女。
7.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资治通鉴·汉纪》
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8.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资治通鉴·周纪》
即使只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够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这样做。
9.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资治通鉴·魏纪》
只有贤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
10.贫不学俭,卑不学恭。——《资治通鉴·魏纪》
贫穷的人不用学节俭,自会俭朴;卑贱的人不用学谦恭,自会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