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读毕,怎么喜欢就不说了,毕竟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以爱丽丝开端,以柳林压轴,罗斯福总统连读三遍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也忍不住要再品一遍文字之美。但是我想跳起来冲全世界嚷嚷的是——谁,批准你们把第七章删了!!!
目前国外主流出版社认为第七章与情节关联不大,游离于主线之外,删掉会紧凑。所以译本中也基本都删了,或者单附在最后。还好我读的版本是没有删的,如果你能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你就会发现第七章是严格地组成故事结构和节奏的一部分。删掉,作者在天上同意了吗???
反对理由一:破坏节奏感
画一张图一目了然。以音乐的结构为例,交响曲协奏曲基本都是快慢快、快慢中快,这样有着固有的板块。而我们的阅读经验、听音乐经验、看电影经验都会知道,快慢交错,主线和副线交错,热闹的和安静的交错才是有节奏感的。古典,就是形式和结构美好。经典,就是中正平和典雅。只有浪漫主义和后现代才是用来打破一切的。
这本书的结构就如同我图中所画,分成三个板块,非常之严谨,快慢节奏无比高明。中板块,蛤蟆的荒唐事和鼹鼠水鼠兄弟的乡间生活交错进行。如果抽掉第七章,这一板块节奏变成快快慢快,请问这样好听吗?
反对理由二:缺失重要内容。
这本书情节的高潮在结尾,而精神层面的高潮,我觉得恰恰在第七章。第七第九两章穿插在蛤蟆故事中,都不能用慢板而应该用柔板来形容。第七章通过救人时遇见潘神写了对自然的敬畏,第九章通过海鼠到南方去的诱惑写了对家园的依赖。两章大段大段的文字都让人如在梦幻中神游。第七章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宗教性和对自然秩序、田园牧歌的歌颂。绝对是点睛的部分。真是不明白出版社怎么能有这种操作。
说点开心的吧。书评说,读这本书应该在一条波光粼粼的河边,我和女儿恰好信步在森林公园这一弯隐蔽的小河处,也算应景吧,感觉水鼠还是有可能从河岸某个洞中钻出来的[愉快]。
再说版本。这本书惹无数插画师染指。本来选译者就麻烦了,现在还得为颜值和内涵为难。目前市场主推杨静远翻译版本(图六)以及任溶溶翻译、罗伯特英潘插画版本(图八)。我是颜控,择译者择插图干脆一样一本,正好和女儿一人一版一起看。不过我没有选英潘插画版,而是选了另一个版本(图五),对比一下:卡通插画风格比较受小朋友喜欢,这版有的孩子爱不释手,把图都临摹一遍。而我等大人还是喜欢唯美写实,但英潘的我不喜欢,我觉得太朦胧,太写实了。以至于太像动物,而失去人物性格。我给自己选这一版,插画师也是用了足足两年进行采风和创作,唯美和情趣兼备,我非常喜欢。文字翻译我觉得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