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姚丹华,笔名稚吟秋声,资深语文教师,“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全国学术研讨会、全国正道语文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小学课堂智慧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四地”语文研讨会、“溯源导读河南项城推广活动”、深圳东莞两地“溯源导读”学术报告会、“教育者论坛”“梦龙诗话”诗歌教育微型论坛深圳东莞“溯源导读”等多个语文教学活动特邀嘉宾,“南京十三中语文研讨”“东莞市松山湖学校语文研讨”座谈会主讲者,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讲师,“溯源导读法”“跨界思维法”创始人,创建微信公众号“稚吟秋声文学艺术生活”“溯源导读论坛”“老子长寿”“嘉定地方文化研究会”,聃道影视文化(上海)有限公司企划总监,文字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媒体。
�
前几天看到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发布了一条题为《看呆了!小学生研究出苏轼的小秘密,就这样刷屏了!就问你服不服?|特别关注》的推文,笔者认真阅读后了解到,原来是一则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一篇《当小学生遇上苏轼》的推文在朋友圈火爆,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在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之际,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苏轼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苏轼生平,吟诵苏轼诗词,观看电影《苏东坡》,甚至进行飞花令游戏,该班提出口号“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最终全班以23份课题研究报告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苏轼,此文带着赞赏肯定这一做法,而笔者近来一直在全国各地推广溯源导读法,在教学理念上与“大数据研究苏轼”有颇多一致性,因此观后对此也深表欣赏。
可是,昨天偶然看到微信公众号“东方教育时报”针对此事发布推文《“大数据研究苏轼”为何刺中公众神经》,该文作者对此事“忧虑早就超过了欣喜”,作者认为,国庆中秋双节就该“休息”,而小学生的研究探索题目老气横秋,《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作者更武断地推论,这些课题都是孩子在家长、老师参与下“打酱油”的结果,孩子却只署自己姓名,这是从小教会他们剽窃他人成果;今日又读到微信公众号“文汇笔会”发布推文《大一新生做诗词“研究”我尚嫌早,况小学生用大数据》,文章提出质疑:“大数据”是否会影响诗歌的审美,小学生使用大数据会不会为时尚早?
看到这些评论文章,笔者实在有话要说,且不吐不快。原本觉得清华附小此事正确得毫无悬念,没想到很多人对此根本不能接受,也不想接受。
其实,无论“大数据分析”还是“溯源导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查找、筛选、甄别、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什么知识,其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亲身体验到一种优秀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些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给予他们的。而对此教学方式持反对态度的人,也正是因其在应试的教育模式下长大,根本没有亲自领略过此种教育方式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帮助之大,所以才无法理解并接受。
国外很多学校在探究性学习方面都做得很好,如英国安森小学(Anson Primary school)不仅教孩子学会如何看电影,还教他们学会如何拍电影。拍电影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有机会尝试的,按照反对者的逻辑,自己没有学过拍电影,必然会觉得学校在胡闹,小孩子怎么可能拍得了电影?!但笔者认为,小孩子的电影拍得质量怎样,这本身并不重要,而其体验拍电影的过程,至少对其成长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让他知道拍电影离自己并不遥远,只要有兴趣自己是完全可以做的;其二,学会“电影语言”和“电影审美”,这对他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三,这种体验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伟大,做的是大事,他会很自豪。而孩子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与“将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关于第三点,我觉得有展开一下的必要。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因此就把他们当“孩子”,我们语文书上的课文,在选文上就有难度偏低的倾向,在教学中为了应考,反复操练的结果,思维难度更是偏低。而孩子其实是喜欢挑战难度的,也喜欢发挥主动性的学习,更喜欢“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一本正经地进行一件他们认为“神圣”的事,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的是机会、空间与平台,他们的潜能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微信公众号“中国网教育频道”10月9日的推文《深度|著名教授揭露教育困境,知识在海量增加,而我们却越学越肤浅》,笔者觉得颇有道理。该文认为,“孩子可能真的从来没有学会过,他们只是记住了知识,然而等待考完试,时间流逝将其冲刷掉”“深度学习从未发生”“知识是学不完的,思维才是重点要学习的”“而要真正学会并理解一个知识,必须看以下四点:1、能不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2、能不能作出判断以及新的探索;3、能不能运用知识;4、能不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大数据研究苏轼”“溯源导读法”等等这些探究性学习,都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何错之有?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会的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其蕴含的体验意义与价值远远超过获得知识本身。这样的探究性学习,理应越早越好,而不能等到孩子已形成被动的学习和思维模式之后。它应该作为今后教学的方向加以提倡,而不是一群在应考下长大的人,建立在误解基础上质疑其可行性与孩子们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