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87
阅读书目《父母的觉醒》
阅读页码:147——158
我的摘录:
第11章 真实基础上的家庭
父母应该将孩子的童年看作是播撒种子的季节,孩子有权选择给什么样的种子浇水,他们心灵中固有的智慧会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命运。
他们应该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最自然的本真,按照这种思路,分数外在的成功就变成了众多衡量标准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要想让孩子享受生活中简单的美好,我们就不能给他们安排太多的计划,相反我们应该允许他们在游戏与懒散中度过童年时光。
孩子如今的繁忙生活,只不过是父母无能与不安的反应,而不是他们自身的需求使然,当代人的心灵太忙碌了,以至于我们甚至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结果当我们面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儿的时候,立即就会将自己的成见强加其上,轻妄的评判,对与错,好与坏。
如果我们用做了多少事情来衡量孩子,那么他们在生活中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感到自己失去了幸福。
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见的掩盖方法就是焦虑。
焦虑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人的焦虑感表现为追求完美,有的人焦虑感表现为控制欲。
我们不该将孩子的童年看作是果实,即将成熟的季节,而应将其视为播撒种子的季节。
我的感悟:
这个暑假,俩孩子都没有报辅导班,每天就是早上睡到自然醒,写暑假作业,阅读,和表弟表哥们一起玩儿:踢足球,弹瓶盖儿比赛,打羽毛球,乒乓球,出来爬山,公园溜达,打几局游戏,看动画片纪录片,在沙发上抱枕大战……
小学学段,是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但靠的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课堂上认真听课,课下适当练习。我个人是不太支持周末寒暑假补文化课的,留些空白,留些无所事事,给孩子,也给自己。挺好。
教养孩子的过程,当然不是百分百的欢乐,但欢乐绝对是主旋律。
这些年来,能回忆起来的特别焦虑的时刻,好像只有一次,当时闺女刚刚几个月大,需要哺乳照看,儿子5岁,陆续出现眨眼,怂肩,吸鼻子这些抽动症的症状,辗转求医没有好转。焦虑,担忧,烦躁,无助,种种情绪叠加,只能跟先生相互消化。
看着儿子不受控制的眨眼和各种小动作,除了焦虑,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尝试医生开的各种药,求助学习中医的堂哥,以前看不上的肚脐贴也开始用,学习中医穴位按摩每天按,熬乌梅三豆饮,每顿饭让孩子吃半碗青菜,多接触大自然,玩儿泥巴……
在儿子读一年级前的那个暑假,所有的症状都已经消失了,再没有反复过。
这件事其实也是一个转折,我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如果我们眼里只有问题,就会束手束脚,如果我们勇敢拓展,就会想到解决办法。
焦虑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当与孩子相关时,就跟随孩子的自然节律活动,会发觉自己更加活在当下,更开放,也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