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赫尔曼·黑塞
我们总是会着迷于开始和结束,但生命中更多的是一种中间的状态。
这段时间特别的紧凑,等回过头来静静看,早已抛到很长时间之外了,回家的频次连加上公司的开会,这次生日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次体验,跟好朋友吃了蛋糕,跟Fan吃了蛋糕,长大后第一次跟老爸一起过生日吃蛋糕,毕业后的发小又吃了一次蛋糕,很庆幸遇到的是你们,也很庆幸我们还是我们,原本喜欢记录的我,只记录下了照片,文字却还没有时间输出,紧凑的开会到紧凑的返程,再到客户紧凑的安排,转眼又到了下周,周末短暂的休整,回家跟Fan见面,原本以为见面次数不多的相聚,却还挺频繁的。
由于室友工作的调整,我们的合租小屋要再次经历变更,需要重新找房子,之前的找房经历历历在目,谁知已是一年半之前了,或许是已经熟悉了这个地方,东西也一次比一次多了起来,搬迁就有点懒懒了,不想搬,不愿意搬,不想再重新适应一个新的地方,甚至愿意适应现有的缺陷。做了几天的心理建设,决定找房,这几天的奔波,着实有点疲惫感,是预算与房子的匹配度不合适,那就需要多找几套,对比再选出我们想要的房子。其实在这个期间,我无数次浮起一些念头,这个土地竟无自己的立足之地,无安稳之处,不知这辈子要奋斗多久才会有方寸之地是属于自己的,转念过后想到庄子老先生说的,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只属于自己,何必纠结物质呢,想要的太多也终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是呀,现在的我不就是痛苦的吗。
室友裸辞,去游山玩水,自己却望而却步,羡慕却不敢如此。我做不到这样,心理会很没有安全感,但目前却面临一个问题,公司的降本增效,而我却没有开单,那必然会产生一种结果,公司会进行约谈和评估价值,明知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当这个成为事实的时候,我却是内心惆怅,明明可以放手去干自己的事情了,怎么却害怕退缩了呢。
好朋友说要结婚,另一个朋友家里催婚,如果我们都要走这一步的话,那就早早的办,不必为了这事而伤了全家的和气,朋友说嘴里说不在意繁琐的形式主义,当听到对方说很随意的言语时,还是会觉得有点不受重视,不被喜欢,不知是不是情绪在作祟。
换个思路,如果是我要走这一步的话,双方家长的会面,彼此建立认识了解,也是对女方的重视,结婚仪式和时间,在我这不用办婚礼,需要一场仪式拍照即可,那在双方父母那看他们什么意见,可能会考虑到要收礼金的事,那就选个都有时间的日子去吃酒席即可。好像所谓人生的大事,就这样办完了,接下来如何就需要各自经营了。
时过境迁,一日一日随年岁消磨着,新的事物渐渐生长出来,之前的旧的事物越酿越醇厚。时间之中萍水相逢的空气,却愈加稀薄,植物没有滋养的土壤,先天不足,又失却了生活本身的交叠。为了记忆不至落入模糊中,绝望式地重复讲述,为一切与此无关的事物强赋意义,直到词语变得空洞,意指变得虚无,以此浇灌的植物也不过是东倒西歪的模样。
却仍然怀抱着不切实际的梦,希冀秋日有新的果实生长出来,再不济,也如落叶般绚烂一季,而后扫进泥土中,作了新的梦的养料。
如果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那我选择放手,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