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火爆流传,主要的原因是视频中一位中年女士所说的一句话:
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会什么东西了。
这样的话语,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36岁就学不会什么东西了,是为自己的懒惰开脱,还是为自己的无知辩解?
且不说历史上的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现在的华为总裁任正非,43岁时因工作不顺利才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他创业时可比视频中的大姐年龄大多了。
两次高考落榜的马云也是在35岁时辞去公职,借钱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才有了现在的阿里巴巴。
最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才是中年人。
所以,那位大姐连中年都还不算。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所偷过的懒,终有一天会找上门。
很多人习惯了所谓的铁饭碗,一直在安逸的环境里,没有了危机意识,所以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上班时,机械地做着重复的工作。下班后,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就是靠在沙发上追肥皂剧。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我们都很熟悉?
这个社会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时刻面临着出局。
想要不出局,或者说想要活得精彩,除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不断的学习,是让自己对生活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2
初中时有一位化学老师莫昌嘉老师,教学之余,每天坚持写作。印象中最深的记忆,是他简陋的宿舍里有一墙壁的书。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绝对让人震撼。
他的另外一个习惯,更被当作奇闻一样在学校流传:无论春夏秋冬,也不论刮风下雨,每晚都是到了午夜12点,才去学校外面的河流里洗冷水澡。
有同事问他何苦如此,他只淡淡一笑:你不懂!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之谓乎?
莫老师后来出版了一本书,接着辞去教职,到北京发展。2018年12月18日,他以“让化学更精彩”的使命亮相世界第一屏——纳斯达克大屏!
所有的牛人都有一个特征,严格的自律和不断的学习。
我们总以为牛人距离自己很远,发生在身边的牛人绝对让人深思。很多人安于现状时,牛人们已经在奔跑的路上。
3
单位小杨其貌不扬,工作虽是认真,却也没有什么大的成绩,是领导瞧不起的那类。按一般的推理,小杨也就这样了,可是他偏要折腾。
小杨的英语很烂,是连发音都不准的那种,更不用说四六级水平了。
就是这种条件,他硬是一空下来就在单位树荫下念念有词,对别人的嘲笑不管不顾。两年后,他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又考进了法院当上了一名法官!
同事震惊了,有的开始后悔了。原来自以为聪明的人一直在原地踏步,而自己眼中的“笨鸟”,不但先飞,而且已经飞得自己追不上了。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帖子
马云在跑步时,路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你真不容易,换成我,早就疯了!”
马云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生活一点不会变,还坚持几十年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是的,更多的人日复一日地过着毫无波澜的日子,却心安理得地自诩为“与世无争”,却不知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更可怕的是,看到一些比自己更努力,也更优秀的人时,我们并没有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嘲笑他们,并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
这个世界有因就有果,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一点也不假。
4
让人惊叹佩服的“最酷老大爷”王德顺老人,44岁开始学英语,70岁健身,80岁T台走秀爆红。
他说,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不会太晚!
他44岁时,正是中年,一些满脸暮气的中年人,在这个年龄是不是已经手捧保温杯,喝着枸杞茶了?
他70岁时,已进入老年,已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可他偏不服老,硬是在80岁还走上T台,让世界惊叹!
所有的成功都来于百炼成钢,年龄和没条件都只是懒惰的借口。即使再微小的努力,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三毛曾说过:”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你一直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才能做你想做的事,然后又一直在犹豫现在做这些狂热的事儿还来不来得及……
在不断的等待在犹豫中,你在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也消耗着自己的激情。
成功等待着不断努力奔跑的人。生命的过程,不会怜悯每一个偷懒的可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