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学习易经最好的时候是一知半解的时候。
这个时候学的人最是热情高涨,直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每每解决或是想通个问题就会兴奋异常。而一旦学到通达时,人生就了无兴趣了,因为一个事情还未发生,你就已经知道了结果,那哪里还会有去做事情的兴趣?这个就是为什么比较笨的人,反而比看起来精明的人更容易来的开心的缘故吧?
所以人太聪明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原本很多事情,如果看到的就如表面展现的那样,人会感觉这个世界非常的简单美好。可是因为聪明通达,所以你总是越过表象看到了内在或背后的阴暗,于是这个世界变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于是苦恼来了。
又因为看透了世俗,所以也没了想在世俗里奋斗的激情。
所以年轻人还是多看些励志的文字,多些单纯的精神才好,因为该奋斗的年龄就应该有奋斗的激情。等过了40不惑的年龄,则还是应该有历练过的通达为好,因为这个年纪已经很少能经得起折腾了。
做不成个高智商的,做个高情商的也好,实在不行能做个“缺心眼”的人,也不失个好选择。而且我现在很是认为,做个“坏人”还是比较幸福的,至少可以活个“千年”,而且还是吃香喝辣地、毫不委屈地活了“千年”。
貌似我在这几近通达的人生里,终于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不知道老子他老人家知道我读过道宗后,竟然有了这样的突破,会不会从天上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