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第二章:五侯争霸之蛮夷之邦:楚
艺凡:接前文,前文咱们提到了楚国,楚国也是一代霸主,按照惯例,楚国是怎么来的?
易中天:不清楚。
艺凡:不是有人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易中天:不靠谱,司马迁自己,也说他们“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艺凡:那比较靠谱的呢?
易中天:比较靠得住的,是楚人的先君熊绎带兵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被封在“楚蛮”,号称“楚子”。子,未必就是子爵,反倒可能是“蛮夷之君”的意思。事实上《春秋》一书中,蛮夷或夷狄的酋长或国君,可是一律都称为“子”的。
艺凡:由此可见,楚人虽然在西周初年就与中国发生关系,却并不被看作诸夏。
易中天:楚人自己,也以蛮夷自居。楚的国君熊渠和熊通,就公开说“我蛮夷也”。他们这样说,目的是要称王。因为华夏各国的国君,只能称公称侯。能称王的,只有周天子。于是熊渠便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也很清楚:我们楚人既然是蛮夷,凭什么要按照你们中国的规矩来?熊通则更不客气,干脆自称武王,公然与周人的祖宗平起平坐,完全不把天下共主放在眼里。
艺凡:这样看,尊王攘夷,楚也是重点打击对象。他们来争霸,岂非天大的笑话?
易中天:但,这就是事实。我们知道,所谓“春秋五霸”,历来就有各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有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可见楚为春秋时期的霸主国,并无争议。实际上春秋刚刚开始,中原诸夏就已经感到了楚国的威胁。为此,郑国和蔡国在邓(疑在今河南省漯河市境内)举行了盟会。这时的郑君是庄公。以郑庄公之强,尚且惧楚如此,其他诸夏可想而知。
艺凡:郑庄公的恐惧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时的楚君,正是自称武王的熊通。这时的楚国,则正蒸蒸日上。他们早已控制了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视周边小国和蛮族部落为盘中餐、囊中物,对中原沃土也垂涎三尺,觊觎已久。
易中天:楚国知道郑国是中原的门户,于是,从文王到成王,楚人五次伐郑,非逼得他们跟自己亲善不可。最后一次,郑文公几乎就要扛不住了,打算向楚国投降。想当年,郑庄公与蔡国结盟,就是为了对付楚国。
艺凡:现在蔡国成了楚人的马前卒,他们还能依靠谁?
易中天:只有齐桓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