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的电影,大多是都是以思念和阻隔为主题,而这次在这样一部科幻题材电影里,新海诚大刀阔斧的写了一个相当完整且庞大的故事出来,试图用一个更细致的框架,去表达他心中的理想与主题。
故事的核心设定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南北”战争下的大背景,一个是北国的塔、“平行宇宙”与女主佐由理的梦三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故事框架其实本身是挺吸引人的,毕竟一听冲突感就很强,科幻感也很重,而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大框架底下所拓展出来的细腻故事,那种爱恨纠葛所带出来的渲染力,理应很强大。但是或许是因为新海诚以前的剧作都太过于文艺与抒情,嫌少去正面硬刚如此大气场的故事框架,结果导致实际上这样的故事背景并没有真正的被利用好。
作品之中有很多线索与设定,都是作品直接透过台词讲出来的,并且大多都集中在故事中段。像是对于平行宇宙的解释,作品就是直接上来一个角色把设定直观的讲出来;又像是中间有一段科技汇报的论坛,里面所讲述的都是作品里面的硬设定。这些繁琐的设定本身理解起来就复杂,作品还使用了一个让人难以轻易接受的方式去交代
相爱的两人,曾经对彼此做出了最诚挚的约定,相约要一起飞向北方的塔,抵达在那云之彼端,那两人约定的地方。但是因为某些缘由,女主的意识被强迫的送到了平行的宇宙之中,并受困于那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的联系一度被斩断;但是女主在平行宇宙不断思念着男主,男主也会时不时的梦见女主,甚至直到某次,两人的意念破除了平行宇宙的隔阂,两人再一次见上了面。这次的碰面,让男主再次下定了决心,坚定着要达成二人之间的约定,坚定着要守护着这层羁绊。于是乎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并也在最后,完美的赴约了。
思念的阻隔不是一条简单的物理定理所构成,而是一个更科幻,也花费了作品更多的笔墨去铺垫与刻画的一条障碍,试图以此来加剧其严重程度与故事张力。作品在最后也确实一定程度上烘托出这个张力所带来的纠结感,在牺牲与拯救之间犹豫了一段时间,并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选择。这样的处理单看其实挺不错,但是因为中前期叙事上的不连贯,导致最后真正让人动容的,我相信多半还是被作品所传递的强大羁绊所折服。毕竟,这种备受考验的情感,往往很容易牵动我们的思绪。
总的来说,《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是新海诚第一次尝试大框架的叙事结构,虽然结果算不上特别的优秀,甚至可以说是有不少的瑕疵;但是我认为这个尝试还是很必要的,这对于他后续的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单就这部作品来看,因为整体的制作质量得到提升,故事有明确交代的内容也更多更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