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而起的改变
MYH这个名字,贯穿了我的中学时代。初中时意外通过朋友相识,虽不在同一所学校,却也结下了深深的交集。没想到高中我也能和他考上同一所学校,只是命运总爱留些距离 —— 我学文科,他攻理科,教室分属两栋教学楼,中间隔着不算大的广场,但对课间只有八分钟的高中生而言,这段距离——像是天堑一般。高中的日子被试卷和倒计时填满,我们难得见上一面,却让这份友谊更显珍贵。
高中时的山东小县城,升学压力大到让我频繁情绪低落,甚至偶尔会冒出消极的念头。但只要想到在另一栋教学楼,还有个为了目标努力的身影,我就总能咬着牙坚持下去。难过时,他的安慰总能精准戳中人心;迷茫时,他清晰的规划又让我忍不住想要靠拢。我曾分不清对他的这份好感,也从来不敢直面心底的这个疑问。
高中晚自习结束后,我总爱绕远路跑到他班里找他,他几乎每次放学都走的比别人晚,因为我去找他从来没落了空,教室白炽灯下的身影专注得像钉在那里。理科班堆满的作业让我们没什么时间可以闲聊,坐在他旁边看看书也是一种满足,遇到啃不动的数学题就推到他面前,他总把题目讲的通俗易懂。那段日子,我的成绩竟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写到此处,我不由得停下来想:该怎样描述我最熟悉的这位朋友呢?这个自律到让我觉得不真实的人。一个能看的下去几十节网课凭努力把拖后腿的英语拉上来的人,一个一直坚持运动锻炼、早睡早起的人,课余时间还有精力自学素描和建模的人,一个...往那一站,就透露着强者气息的人。
他的这份自律和坚持,一路伴随他走进大学。如今他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习进度远超同龄人,健身跑步也从未间断,哪怕学业再忙,也没松懈对自己的要求。而我,还是那个三分钟热度的 “咸鱼”,遇到困难就想退缩,对生活也常少了份规划。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就像一面镜子,更像黑暗里的一盏启明灯,明明没特意的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却一直被他的这份毅力影响着。
记得是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突然读懂了 “人生匆匆” 这四个字。我们要奔赴不同的城市,未来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越来越远,我曾傻傻以为会永远亲密无间的友谊,可能也会被时间和距离冲淡。但这份担忧很快被释然取代 —— 他教会我的坚持,早已融入我的生活。现在的我,在集训社里接触到了 CTF,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开始早睡早起,学着对自己负责;其实这里的强度,我也有过很多次想要放弃,我羡慕那些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同学,我也想有很多的时间去打扮自己,也想有时间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但是,既然选择来到集训社,就必然要放弃一些东西,因为他说”共勉“,所以我想再坚持坚持;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那个灯光下专注的少年。
他就像我的人生路标,未必会时刻同行,却可以让我在前行的路上感觉你我同在。我还追赶不上他的脚步,咸鱼这么多年,没有什么目标的我,居然也想变得更好一点,我想带着他给予的力量,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份因他而起的改变,便是青春里最珍贵的礼物。
其实这篇文章,本到这里就会结束,但是当我把这篇文章发给我这位朋友看了、交流之后,我想——这篇文章要随我这几年的一个问题一起,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看完之后,他说他想写个评论,因为觉得我写的有点过于神化他,他说:"其实我不是干活机器,我最最核心的动机是自由的追求热爱,我不是完美的,我也会不听课,我也会做错题,我也有搞不定的科目也会考低分。”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是不是有点神化他了,繁忙的课业让我没有精力去细想,也想不出该怎么办,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当时只想自己别太让我的朋友感到这份压力,过了一会,他好像想起什么,又说了这么一段话:”其实这个我已经完全脱离实际了,你眼中的我其实并不是我,那是你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不过有奔头就是好。加油吧。“
慢慢揣摩这句话,我的心也跟着明朗起来。窗外的秋阳斜照在电脑前,闷闷的集训社好像也鲜活了起来。我想,他又说对了,有目标、有明确规划、自律、对生活有掌控,心态平稳,的确是我理想的生活,我确实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平静的人。
我想以M同学说他想起的一句话作为过渡,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这次的对话,为我青春剧本里那个完美的他,轻轻划下了句号。我曾用仰慕的目光强行为他镀金,感谢他亲手拭去那些金粉,还我一个真实的朋友。我不再需要依附他的光去航行,当我调转船头,驶向属于自己的航道,我才终于成为了自己的航标。
这个下午,曾经那个我不敢正面的问题,藏在心底的答案已然明晰,所以我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但是不重要了。“
”嗯,不确定的时候抛一枚硬币因为抛出去的时候答案已经在你心里了“
我曾以为的喜欢,或许只是对理想自我的向往。在还不够自信的年纪,我把所有美好的品质都投射在他身上,像追随启明星那样追随着他。那份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好感,那些因为他一句话就雀跃或难过的瞬间,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女孩在青春里最真诚的致敬——致敬那个让她想要变得更好的人。
如今,当我觉得集训社很累可还不愿真的退出,当我在晨光中醒来,当我一次次选择“再坚持一下”时,我终于明白:重要的不是那束光来自哪里,而是被照亮的人,也开始学着发光。也终于明白:在爱情与友谊的交界地带,有一片更广阔的情感原野。
我开始慢慢脱离依附别人变得独立,开始想要追随自己的理想,而不再是任何人的脚步。
这后半段的文章他不会知道了,但是我想他会明白的。我也终于能安放这份未曾言说的心情,为我们共同的青春,画上一个安静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