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就很喜欢陶渊明,喜欢他的诗文,四十岁后越发喜欢。
前五年,连续带毕业班,我已经连续五年错过了语文课文,错过了和学生一起读《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聊聊陶渊明的机会。
最近的一次上《归园田居》,也是七年前学校轰轰烈烈搞课改时的一节公开课。去年,我们学校对口帮扶的元谋一中派部分教师来跟班学习交流,和我跟班学习的杨老师主动选择上《归园田居》,我又错过了和这一届孩子们一起读陶渊明的机会。于是,几个月前,诗意语文“文本解读”栏目招募《归园田居》解读嘉宾,我毫无准备地就报了名,然后开始读《晋书》相关部分,读前人解读文章,写解读文稿,上周完成了交流文稿《挣脱牢笼,持守本心》。
为了写这篇交流文稿,我似乎对陶渊明又多了一些感悟。于是在备教《归去来兮辞》时,设计也更大胆了一些,我没有再像以往一样按部就班地逐段翻译分析。在读准读顺,知人论世后,我抛出了学习任务:“有人说《归去来兮辞》是欢乐其表,哀痛其里(这是参考了诗意语文工作室徐昌才导师的解读),你是否同意?请整体感知全文内容,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以意逆志,假设你是陶渊明,以他的语气改写该段。”
16岁的孩子们的感知、解读和表达能力不能小觑,尤其是有两段解读全文最后一段的文字让我叹服!
原文: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改写1:人生还能有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我便要从心而乐,随性而安,静待生命老去,何必再追执念,再问归途?从此不爱玉楼金阙,亦不求羽化登仙。将往日峥嵘岁月,暂存心间,纵然一身,亦要醉在时光里。手植一株幼苗,亲除一秉杂草,与秋收冬藏里感受四季更迭,万物生长。登上高峰,用全力喊一曲天地辽阔,我要趟渡最清的溪流,用笔墨赋首歌。春品清茗,夏听蝉歌,秋赏落月,冬数梅花,且歌且行,任由光阴荏苒,将眼角吹皱,自会怀一颗最朴素自然的心,度到生命的尽头。如此过余生,岂不乐哉?
改写2:盛世已苍远,一切皆是过眼云烟,万物荣枯自有定数,走过半生归来,我还有多少时光可以畅然享受呢?只有忘身于自然,才能顿悟人生之乐。自此以后,我要顺从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地生活,从容淡定地看待生死,不再庸人自扰,追求浮世繁华。放过自己,亦是一种解脱。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是我追求的,修仙成神也不是我能实现的。莫使余生负良辰,醉心于这美好的自然风光,漫步平原、山野,登上东边高冈,纵情长啸,面对清澈流水,吟诗作赋……就这样吧!
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的解读,一个觉得“岂不乐哉?”,一个无奈地说:“就这样吧!”他们的前提都是要放下。我截取了第一个同学的“执念”和第二个同学的“放过自己”来做这篇教后记的标题,即“放下执念,放过自己”。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之家,年青时怀“大济苍生”之志,他生在东晋门阀士族制社会,那些饱食终日的门阀子弟涂脂抹粉,尸位素餐;饱读诗书,胸怀大志的他想改变世界。他也曾想学小小的精卫鸟,衔微木以填沧海,然而几进几退后,他毅然放下救世的执念,回归田园。与其在官场违心受累,不如放过自己,选择一条从心而活的路。
魏晋南北朝,长期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让多少寒门子弟无法跻身官场,又让多少有志之士梦碎官场!他们转而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回归田园,流连山水,淡泊名利,远离官场。美妙的大自然足以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陶渊明大智慧。他放下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念,何尝不是放过自己!世上的路,千万条,何必走一条死胡同,困住自己。
可惜,在今天这个多元社会,世人却多有执迷不悟者!他们执着一念,不放过自己,不给自己留退路,轻易放弃宝贵的生命。
2018年7月24日下午3时55分许,在华山长空栈道,一男子解开保险绳,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2018年9月4日,峨眉山景区,一名21岁女子不顾他人劝阻,因为抑郁症纵身跳崖,不幸身亡。
2018年9月12日12点30分许,在峨眉山景区金顶舍身崖,一名男子翻越护栏,跳下舍身崖。
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2018年10月10日,浙大博士侯京京留下遗言:“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随即失联,随后经过救援团队长达两天的搜索,经过确认,14日上午打捞上来的遗体,正是失联的侯京京。
……
很少有人一生一马平川,大多数人的路荆棘丛生,面对困境穷途,有的人轻生,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有人说要“顺其自然”,当然,也有人说:“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是呀,真正的顺其自然并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竭尽所能之后事与愿违,至少可以说:“世界,我来过,努力过!”何必与自己过不去而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