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陈屿高中同学在雁荡山重聚,有感而吟成打油诗十一首
其一
雁荡去看旧时梅,记得还有松[1]与柳。
松柳摇曳夕阳好,秋风吹得梅树瘦。
其二
三十年后谁识我[2]?半僧半俗光头叟。
一尺光阴九寸昏,浩浩宇宙一浮蝣。
其三
座中四老是吾师[3],同学也都霜染头。
白云乡里笑语多,新草年年绿悠悠。
其四
藕花深处鲤鱼美,好酒不为明日留;
人生难得逍遥时,莫输野鸟与溪鸥。
其五
一篮葡萄个个圆[4],桂子飘香经霜后。
无情只是山间石 ,今宵月色胜春宵。
其六
独卧黄昏谁共笑?梦中与君相携游,
当时豪饮独缺我,衣破曾见玉指柔。
其七
好看崖石无心看,刮眼枯树作旧友,
老来文章无喜色,瘦骨临风寒飕飕。
其八
山花落尽暮色冷,溪边病树风中愁。
脚力酸衰登临难,坐看野水接荒丘。
其九
寒山不肯转苍翠,溪河日暮云幽幽。
少年无限欢欣事,岂料化作泪水流。
其十
夜半坐起拟诗稿,惊心听得雁过楼。
荒郊野渡每每见,一阵风雨一阵忧。
十一
明日挥手别歧路,枕上迢迢故山秋。
师友忆我今日笑,莫问何处沉孤舟。
注:
1]同学会期间,松贵同学多次帮助了我。
2]参加了第一次同学会,近三十年来,我离校外出流浪以后,与大多数同学没有再见过面。
3]陈士生、陈永德两位老师,都已八十多岁。永德多才多艺,当年的一手好字,也成为今日美好的回忆。
4]三十年前,我处于困境之时,欲波、叶敏夫妇特来探望,送来了一篮葡萄,我恰巧不在家;夫妇都为同班同学,欲波是班长。
同学情深,“萄萄个个圆”;几位女同学的关切,尤受感动。
②陆梅所摄雁荡山景,回想昨天同遊情景,调侃几句
一入雁山心便欢,
岭头云、溪上月;
做隐士、不耕田,
合了平生心愿。
一路上,便与陆梅言——
先夸她天姿明慧,
高洁已然超人间;
昨夜同学聚宴,
又被永德老师赞,
梅花画尤妍,
何不从此画画住此山?
我又旁敲侧击、缓缓说,
想寻个芳邻好作伴。
岂料陆梅只说我,
什么世人不识真神仙,
只要隐居此山里,
我的道行不会浅;
饥来下山一顿饭,
困来便去松树下,
高枕石头展脚眠;
好也真个好,
可谁为我下山去买饭?
好也真个好,
门掩斜阳、尘缘断,
散步便在清风明月间;
面向溪水传个什么禅,
还可标一个清高尘不染,
雁荡史志上名声传;
愚人以为笑,
智者谓之然。
好也真个好,
可我独坐那山中洞房里,
贼眼儿难免会滴溜溜转,
叹一声,
与山路中佳丽名媛,
就那么一点儿眼缘;
烟光树色人散后,
寒泉嗽石过黄昏,
更听那岭上啼月孤猿。
即便是持一本佛典,
正经儿来念,
恐也会被东坡居士谩: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
云山顶上空持戒,
一从迷恋玉楼人,
鹑衣百结浑无奈。
③读陈屿高中同学群忽而有感
回首雁山遊,迹去心留,
歌尘已散梦里搜;
梧叶飘黄夜露冷,
陋室常倚卧、秋月伴愁。
千里江山梦遥遥,
败苇深处泊孤舟;
忽从“同学群”上闻琴声,
琴声飘自明月楼。
故友今何在?
白浪千叠河海流;
别来相忆是谁人?
园中菜,山间梅,江边柳?
曾记否?昔日陈屿共读,
校旁桃李熟未透;
日丽风和百花香,
水远山长看不休。
白头重会雁荡山,
秋花寂寂遍荒丘,
柳色萧萧夕阳里,
老蝉几声相应酬。
昔日恋人身微偻,
尘蒙了琴弦声啾啾,
香尽了空炉白念想,
遣情伤,梦魂里心也揪。
故友可知从前事?
多少情,说也羞,
多少憾,无补救,
对月思量,
纷纷落叶已暮秋。
遥想三年后[注],
灵隐月下寻桂子,
西湖荷中浮轻舟,
我于枕上梦钱江,
共与诸君看潮头。
注:
同学们拟于三年后在杭州重聚;我已向筹备人表示了,不再去参加。
④在高中同学圈,与“雲水”同学对话,吟得打油诗四首
其一、
莺花烂漫我未来,及至我来花已老,
我有破屋久未扫,屋前蔓延相思草。
南窗灯下谁补衣,而今娇靥对谁笑?
同学变作同学嫂,骂声命运你姥姥!
其二、
所思何在寻已杳,羡君堂上屋梁好;
燕子出门又归来,晚宿朝食见得早。
浣花溪上见卿卿,半身映竹走过桥;
梦中坐船访明月,一夜苦雨风如潮。
其三、
今天剃了两次头,头皮痒得不自由;
忽见刮出丝丝血,感叹剃刀已用旧。
岁月不留物易老,样样不比梦耐久,
江边别过旧沙鸥,渡口再登钓鱼舟。
其四、
征鸿两行破空去,失伴孤雁悲声嘶。
吊影苍波多少恨,独下寒塘垂疲翅。
惊风刮起还独飞,暮色之中意迟迟。
看尽梧桐总不是,如何觅得旧时枝?
⑤友情与爱情——今午收到陈屿高中同学会照片,吟成打油诗六首(附旧作一首)
一、有所思
——答孝乾老同学
梧桐半死冬又临,枯枝仍向风中吟。
凄凄雁山冷雾色,寂寂寒蝉苦露饮。
也曾悲歌辞旧识,从此衔泪觅新音;
此生只为多情老,莫言多病由情困。
二、一饭吟
——寄赠桂莲、崇清老同学
鬓边各已白发侵,当年邀饭忆至今[1]。
床头一盏昏暗灯,几曾愁似晚雨云。
炎凉世态只堪咳,幸有清水洗俗尘。
天下谁人不是客?月尽月生月还新。
三、喜赠叶敏、欲波老同学
邻桌巧笑谁家姐,笑眼怎会微生嗔?
叶儿映在春波里,当年有过多少吻?
风过南窗春意暖,红脸更加红喷喷。
花在墙内连了枝,省得墙外苦寻人。
四、写给春菜等姐姐
说我还小不懂甚,三姐六姐一大群。
一个虽比一个亲, 卿卿我我没我份!
姐等好比树顶花,只恨枝高手难近;
黄叶飘零花犹香,拾取回家逐片闻。
五、写给自己[2]
两行征鸿远入云,失伴单雁哀声频。
寒塘独下垂疲翅,苍波吊影多少恨?
惊风忽起还独飞,暮色茫茫欲断魂。
看尽梧桐总不是,旧枝又从何处寻?
六、归来吟
破舟风雨几回沉,重逢已非昔日人。
当时求梦不曾眠,而今遥遥水复深。
上岸寻得晚花艳,怎奈花花不知心。
枯坐江边野露冷,归来月下泪满襟。
附录旧作一首[3]:
黄昏却见花似锦,哀笛埋怨春光尽;
莺声如何留得住?孤灯相伴揩泪痕。
陌上年年生秋草,诉说当时寸草心,
有个老僧西行去,记得悠悠一片云。
注:
1]当年去玉环陈屿,受了桂莲同学之邀,与班长欲波等到了他家;他的父母很高兴,置了一桌酒菜,热情地款待我等。
崇清同学在新厂房落成之际,也曾邀我去参加欢宴,他还特地来至我的面前,殷勤问好——当时,我正处于困难时期。
另有一个陈屿的松林同学,路遇而邀我至饭店共餐;闻其早逝,惆怅不已。
2]此首已在“天涯”发布过,现仅改了韵脚,以求得声韵流畅。
3]这首旧作,写于今年夏、还在西安之时,最初发布于“寸草心”网络上,标题为“答网友悠然”。
不料此诗,竟会成为一场风波的起因,此处不叙;诗为形象思维,可以多解,故而常会引来争执,则是可以肯定的。
现今发布这组打油诗,希望读者不至于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