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 爷爷-家
作为爷爷辈中最小的弟弟,家爷爷是唯一有成家的人,也是唯一在兄弟中拥有最完整的人生。家爷爷生有4子2女,分别是我父亲寿,二叔桥,三叔院,幺叔范,还有一个大姑和四姑。但大姑很早就离世,父亲经常提起,只是我们这辈从未见过。
家爷爷,出生解放前,身材瘦小,大概1米65左右身高。标准的瘦瘦长辈。为人性格和他的身高一样,与世无争。是标标准准的老好人。因为这种性格,一生平平安安,没有见过他和任何人争吵过,大有任何事情都和他关系不大。
家爷爷娶了奶奶,是隔壁村。但从他们那个年代人,从我记事起,他们就已经分开生活,且一直保持着鄂东那种夫妻生活特点,那就是长子成家后,就得分家分过。没有所谓的少来夫妻老来伴。这种生活观念,好像是他们那代人独有的特点。所以,记忆中没有见到爷爷和奶奶有什么沟通,聊天。即使坐在一起,说话最多的是奶奶,爷爷基本没有说过应过奶奶一句话。那个年代的婚姻感觉就是延续后代香火,没有太多可以看到的幸福。
记忆他们的事情,是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那时候父亲因为成家从大家族分出来后,因为还在大集体,很多时候父母是不会管我们年纪小的孩子,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在家是跟着爷爷奶奶,是爷爷奶奶带着我们睡觉。现在残存在记忆最早的是爷爷在村集体一个林场看树林的时候,那个林场在村后面的很高的一座山上的半山腰,林场住所不大,记得配有食堂和宿舍,食堂有没有提供餐饮,我已经没有印象,但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间卧室,极其简陋,除了一张木板床,没有其他的,那时的我经常被爷爷带到山上居住,一边用破旧的蒲扇帮我处暑,一边给我讲述他记忆中的往事,只是他讲的事情,我已经完全没有印象。
后来,幺叔结婚时,大家族就开始分配三个老人家的养老归属,因为二叔没有成家,所以三个老人其他三兄弟一家一个。大爷爷耕和爷爷家都同时喜欢三叔,所以老人家自愿选择归属发生了矛盾,最后还是爷爷主动让步来到我家,真正开始了和我家一起生活岁月。三位老人,大爷爷耕如愿去了三叔家,奶奶本来就喜欢幺叔,所以顺理成章留在幺叔家。二叔因为没有成家,在和幺叔生活数年后,也自己独立过自己的单身汉生活。
爷爷来到我家,刚开始家境不错,后来家境遭遇不幸和我们兄妹两开始读书,导致家境艰辛。这也许是爷爷两兄弟不愿来我家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家境贫寒,爷爷在和我们家庭生活的那些年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只是性格温和的他从来不计较,偶尔赚来的一点点小钱,都会偷偷给我们及他的曾孙买些水果、罐头,也会尽力买些猪肉改善一下我们家的生活。现在回想,依旧泪目。
爷爷这辈子唯一执着的一件事就是信奉道家,经常参与一些道家活动,但据我所知,他参加道家活动不是为了赚钱为目的。他走上这条路,应该是隔壁村的一位好友。因此,那些年爷爷在世时,很受他好友一家的尊重。只是他们那个年代,对于佛教和道教没有很深的认识,也许只有自己意识里的膜拜。记得他去世后头两年,我因工作去五台山和青岛崂山乾清宫时,都不自觉的为爷爷祷告,告诉他老人家,他心里的道教名山,我替他去了,也替他顶礼膜拜了。这份对佛教和道教的敬重,也许是源自他老人家的耳濡目染。当然也许是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才塑造了他与世无争的人生性格和处世之道。
爷爷对我和对我父母的感情,完全就是那种隔代亲的那种,和我父母交流甚少,饭熟了就就回家吃,饭没熟,就安静的去门口转转。而对我们孙辈的爱,宛如春雨,无声且温暖。所以从我带媳妇回家时最为高兴的就是他。媳妇经常告诉我,爷爷经常把口袋仅剩的几块钱偷偷给她,让她改善怀孕后的生活。直到今天,媳妇还在念叨他的关爱。
然而,好日子总是过得很短,爷爷在自己虚岁八十岁时,已经病重缠身,好在有父母亲在身边照顾,虽然日子过得不怎么富足。但比起我读书期间,那时已经有很大的改善。逢年过节时,几个长大的孙辈都会孝敬他不少过节费。只是这些钱,他除了偶尔和家中老人打打骨牌外,其余都没怎么用。晚年爷爷的生活,算是有些福报。最少病重期间,父亲能背着他进进出出。
当然,父母对爷爷的生活照顾和言语,在我心里其实不是太好。只是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对老人的态度,因此就想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尽心让他老人家过得舒服,毕竟那时的家族里,只剩下他一个老人了。
爷爷去世的前一天,母亲因为外婆家有事晚上不准备回家,远在厦门的我在电话里不知为何突然非常生气,在电话里大声呵斥母亲不应该留在外婆家过夜。我想这也许是爷爷即将去世的心电感应,到了正月12的晚上,就接到父亲的电话,告诉我,爷爷走了,匆匆带领妻子和小女儿(大女儿已经在读书)于第二天一早坐飞机回家。回到家里,按照家里的风俗已经封棺了,遗憾的是没有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坐在他入殓的棺木边默默守了一天一夜。那短短的20多个小时,太快了,快到我们这些儿孙都没有好好的照顾他。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那种人生最大的悲哀。在回家送别爷爷的那天,因为爷爷去世时的时间不好的风俗,没有放一个鞭炮(老家风俗是老人去世得放鞭炮致敬),一路冷冷清清的看着族人把爷爷的棺木抬到爷爷生前选好的坟地,自此再也无法听到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
爷爷的去世和来世,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没有多一天,也没有少一天。爷爷是农历正月十四的生日,埋进黄土里刚好是正月十四。所以我觉得爷爷这辈子虽然默默无闻一辈子,但确实完完整整完美的一辈子。平平淡淡,儿孙满堂,临终不孤单,去世亦安静,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爷爷生前纪事:
出生:待查证;
去世:农历2011年正月12日晚7点左右(待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