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遵为人廉洁俭约小心,克己奉公,得到的赏赐全部送给士卒,家中没有私财,他平时身穿粗布衣裤,盖粗布被子,他夫人的衣服不修边角,刘秀因此对他非常器重。祭遵去世后,刘秀非常悲伤。祭遵的灵柩到达河南县时,刘秀诏令派遣百官先到丧所,刘秀乘车驾身穿素服亲临吊祭,望着祭遵的遗体痛哭不止。
刘秀返回经过城门,看到灵车时,又痛哭不能控制。丧礼完成后,刘秀又亲自用太牢之礼祭祀,就像当年汉宣帝亲临吊祭霍光的做法一样。刘秀诏令大长秋、谒者、河南尹维持丧事,大司农负责拨付费用。
博士范升上书,追祭称赞祭遵说:“臣听说过先王崇尚大德,尊美屏恶。当年高祖皇帝是世间大圣,他深谋远虑,颁布爵位分封土地,和臣下一直平分功绩,登录有功之臣,歌颂他们的美德,让他们活着享受特殊礼仪,奏报事情不用报自己的名字,入宫门不用快步上前;死后则由后人承袭其爵位食邑,传承不断绝,这些都写在丹书铁券上,流传后世无穷。这正是大汉厚待臣下安定百姓的长久之德,所以经历十八世,历经两百多年,大汉衰落后再次复兴,断绝之以再延续。陛下凭借至德受命,光大先祖之道,依次褒奖褒左右辅佐,封赏功臣,符合祖宗做法。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不幸早亡,陛下仁恩,为他感伤,命人远远到河南县迎接灵柩,忧伤哀痛,为此劳神伤形,丧事用度全部由官府调拨,重加赏赐祭遵的妻子,数量不能计数。陛下送死者后,把恩遇加给生者,厚待亡故者,抚恤在世者,矫正世俗,促进教化,其做法高如日月。古代大臣生病君主探望,大臣去世君主凭吊,这是最厚的大德,这些做法被削弱的时间太久了。到了陛下之时,复兴礼仪,群臣感动,无不受到激励。臣私下里看到祭遵修行积善,对国家竭忠尽力,他北平渔阳,西拒陇、蜀,第一个到达坻上,深入攻取略阳。汉军部众全都退回,只有他独自守卫要冲。他能约束军士之心,不让他们逾越法度。祭遵所在的官吏百姓,甚至都不知道其军队的存在。他的清名传播于海内,他的廉洁清白著称于当世。他把得到的赏赐,全部分配给官吏军士,他平时不穿奇丽衣服,家中没有余财。他的同母哥哥祭午因为祭遵没有子嗣,为他娶妾送去,祭遵派人拒绝而不接受,说自己既然委身于国家,就不敢再路图谋继嗣问题。他临死遗告诫用牛车载运灵柩,到洛阳薄葬。问有人询问对家事有什么要求,他临死也没有开口。他认为自己任重道远,只有一死才会停止努力。祭遵身为将军,他选择人才都用儒术,对酒设乐,肯定会雅歌投壶。他还建议为孔子封立后人,奏报设置《五经》大夫。祭遵虽在军旅,却不忘俎豆的祭祀之事,可以称得上好礼悦乐,守死善道。在礼仪上,活着要有爵位,死后要有谥号,爵位是用来表示尊卑不同的,谥号是表明生前善恶的。愚臣认为应当借祭遵去世,讨论确定部众功绩,详细按照《谥法》,用古代礼仪成全,这也是为彰显国家崇尚法度,为后世定立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