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继续摘抄这本书。
任何从过去中汲取的经验都与当下时刻有关,并适用于当下时刻。任何计划以及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活动都是在当下时刻完成。
你知道你的目标,但是你也全力地关注你在当下时刻所采取的行动。然而,如果你过于注重目标,或许因为你在寻找幸福或成就,成为一个更圆满的自我感,这时当下就没有被关注了
让我再重复一次,当下时刻是你所能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一刻你的生命是不在当下的。这不是事实吗?
由于缺乏临在,过去会侵入你的思维。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的质量影响着你的未来,而未来,当然只能在当下经历。如果决定未来的是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东西又是什么?是你的临在程度。所以真正能够发生变化以及瓦解过去的唯一地方,就是当下。
如果造成你所有的问题或痛苦、不幸的原因都在今天奇迹般地消失,但是你还是没有变得更为“临在”,更有意识,那你很快就会发现相同的问题或痛苦的原因又会如影随形般的出现在你身边。最终,问题只有一个:被时间所限的大脑本身。
当下时刻是你获取自由的关键,所以你只有在当下才能解脱。
希望是促使你不断向前迈进的因素,但是希望会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之上,而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会促使你否定当下,因此造成你的不快乐。
你的“生活情景”可能会充满问题——大部分的生活情景是这样,但是,请你在此刻找出你的问题,不是明天或10分钟后,而是现在就找出问题。你在此刻有什么问题吗?当你脑子里充满了问题,那么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进入你的大脑。所以,你应该随时为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创造一定的空间,这样你就会发现在生活情景之下的生命。
如果你发现你自己身处天堂之中,用不了多久,你的大脑就会说:是的,但是…………。问题,是“大脑”创造的,它们需要“时间”来生存。
一个情景出现时,我们要么是去应付它,要么就是去接受它,对它说“好的”。为什么要把它转变成问题呢?为什么要将任何事情都转变成问题呢?难道生活中的挑战还不够多吗?你需要问题来做什么呢?思维会无意识地喜欢上问题,因为它们给你某种身份的认同。这是正常的,同时也是病态的。
“问题”的意思是,你的心理上不断地琢磨某种情况,而没有真正地在当下采取行动,并且你还无意识地将它变成你一部分的自我感。
你的电脑中带着一百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负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
当你创造了一个问题,就创造了一分痛苦。所有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一个简单的决定: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会再为我自己创造更多的痛苦,我不会再创造任何的问题了。
如果出现了你现在就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你的行动是产生于当下的觉知,那么你就会很果断,很清晰,并更有效。这种反应不是来源于你思维的过去模式,而是来源于对问题的直觉反应。在其他的情况下,如果被时间限制的思维做出了反应,你就会发现:什么都不做,在当下归于中心反而更有效。
为了提醒你自己,你是否被心理时间所控制,你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判断。问自己: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当中有喜悦、自在和轻松吗?如果没有,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而是需要改变你做事的方式。
当这种迫切地想逃离当下的欲望停止时,存在的欢乐就会进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
尊重每一件事,却又不在乎这一切。
今天摘抄到这里。